第A4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辞去外贸工作到海拔2000多米高山做乡村教师

宁波小伙支教凉山当起“燃灯人”

张振生为学生打菜。(朱蓓蕾 摄)

    记 者 沈孙晖 

    通讯员 翁天可 朱蓓蕾 叶珂珂

    黝黑的脸庞上泛着“高原红”,与四川凉山州美姑县龙门乡的群众几乎“同款”。若不是开口询问,没人能想到当地爱慕公益小学的校长张振生,来自遥远的东海之滨——宁波。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张振生放弃了宁波优越的工作,扎根大凉山支教已经6年多!

    35岁的张振生原籍安徽,大学时学的是机械类专业,后在宁波一家外贸公司工作。

    “原本我支教只是一时兴起,想体验一下,再回宁波继续上班,没想到待了这么多年。”张振生告诉记者,当初他在网上报名参加大凉山支教活动,为期仅一个学期,“2017年秋,我来到了龙门乡尔马千村的爱慕公益小学,教孩子们数学”。

    张振生的这张支教“体验卡”,因为当地村民和孩子们的热情、淳朴,慢慢变成了“长期卡”——

    学校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当时山路崎岖不平,遇到下雨更是步履维艰。“山上条件很艰苦,学校经常停水停电,乡亲们从山下或是很远的地方找来水,或挑或背,长途跋涉送到学校给我们用。”这让初来乍到的张振生很是感动。

    支教一学期结束后,老师们准备下山返程。“因为去市里路途遥远,那天早上6时,我们就坐车准备出发。”令他没想到的是,众多学生和村民早早守在校门口的山路上,“车子启动后,很多学生一边追着车跑,一边问‘老师,您还来不来’……”

    学生和村民平时对支教老师们点点滴滴的好,瞬间涌上心头。这份好,不掺杂任何“杂质”,温馨而纯净。这让张振生原来的“一时兴起”,彻底动摇了。

    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宁波的外贸工作,第二学期再度回到那座高山上!

    对此,原本支持张振生短期支教的亲朋好友,也觉得他太不理智。“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我更清楚自己内心的感受。”张振生告诉记者,他希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倾囊相授给大山的孩子。

    6年多来,张振生只回过三次家:“每个学期结束后,学校的外墙以及部分设施都要翻新,事情很多。”其中有两年春节,他忙得没能回家。

    虽然长年漂泊异乡,但张振生已与尔马千村的村民打成一片,“这里的乡亲特别热情,看我孤身一人,隔三岔五邀请我去他们家做客,一起吃饭聊天,特别温暖。”

    待的时间长了,又深受村民和孩子们的信任,最终,张振生成为了爱慕公益小学的校长,并教二年级的数学。目前,该校有240多名学生、10名支教老师。

    支教期间,经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团队前来捐赠物资。张振生和同事共同制定了一项物资申领“准则”:这些爱心物资,学生们需要通过自己课堂上优异的表现,进行“等价交换”。“希望借此方式,让孩子们懂得感恩,明白任何东西都不能不劳而获,需要通过努力来争取。”张振生说。

    今年9月15日,来自镇海的“衣家人”公益团队来到尔马千村举行捐衣活动。这不禁勾起了张振生的“思乡”之情:“想家了,想吃宁波的小黄鱼和海鲜面。”

    但想念归想念,张振生没有动摇坚守高山的信念,“我也不确定什么时候离开这里,因为还有好多事没有忙完。”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记者在与张振生的交谈中,已明白他心中所牵挂的是什么——

    张振生希望教给孩子们更多知识,让他们飞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后归巢,好好建设自己的家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