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e眼关注/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张 弓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牛弹琴”的一篇文章,标题为《心里咯噔一下,但我们更要多想两下》,说的是该怎么对待有疑点的新闻。他建议,对那种无法马上证明可靠或者不可靠的新闻,心里咯噔一下之后,还需要多想两下:想一下,这件事有没有违背常识?想一下,这件事到底可能性有多大?想一下,相关另一方有没有表态?想一下,这件事有没有人故意在带节奏?

    为了说明“多想两下(其实是几下)”建议的正确性,“牛弹琴”举了两则新闻为例,一则是有关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的杂音和谣言的;另一则是临沂大学一名教师亲身体验当一个月外卖骑手的经历叙述。

    涉及中巴关系的,这里就不展开了。临沂大学教师自述体验送外卖的文中说,他一个月送了2000多单,接触了几百个商家,敲响了2000多扇房门,平均每天骑摩托车210公里,步行32000步,爬110层楼……

    外卖骑手与大学教师的反差,让该事件迅速发酵,很多人深受感动,但感动之后,还是有一些人产生了疑问:一个月真的能派送2000单吗?稍后,事情果然反转,有一名网友分析说,在“新手+兼职+错峰”情况下,2000单已经超越了“单王”的水平——“我一个老骑手一天12小时平均也就50单,他新手能跑66单?”当地外卖站站长说得更有真凭实据:这名教师这个月跑了300多单,收入4300多元。

    大学教师亲身体验跑外卖,应该肯定,但夸大事实不应该。对他的夸大陈述,除了外卖站站长和自己当过外卖员或亲戚朋友有送外卖的外,别人哪怕再想五下、十下,也无法辨别他的自述是否夸大其词。比如我,看了相关报道后,除了感动之外,连心里“咯噔一下”都没有——因为,送外卖一天可以做几单,我毫无概念。

    对于不实的新闻,能够“想几下”就下结论予以否定者,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二是有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不但要专业,而且要广博;逻辑思维能力不但要有,而且要超强——对不实的新闻,虽然缺乏相关知识,但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理,也能做出否定的结论。再退一步说,即使依靠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做出真假判断的,也只能是人中龙凤,也只能是针对部分新闻,大量的假新闻,最终还是要靠事实来辨别。

    所以,我以为,涉及真假难辨的新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网上发现了让你“咯噔一下”的新闻,先不忙于否定——因为你只是有点怀疑,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它是假的;同样,先不忙于肯定,理由也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它是真的;更不能忙于转发——在没有弄清楚真假之前,抢着转发,除了能够说明你“好像很敏感”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好处,甚至还存在稀里糊涂成为“传谣者”的风险。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最大好处,就是有最大的实用价值。尽管缺乏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尽管缺乏有关方面的实践体验,尽管逻辑思维能力不怎么强,遇到真假难辨的新闻时,先不发声,更不行动,默默地关注着,看看社会上有什么反响、有什么争论甚至反转,到时再出声,基本可以保证万无一失。因为,任何假的东西,都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差别只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已,最后一定会真相大白。

    以上是就个人的安全而言。从社会效益角度说,若大多数人对真假难辨的新闻,能采取“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策略,社会舆论的混乱现象将大为改观。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有各种声音甚至杂音,包括有些人出于各种目的故意操弄的现象,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生活在其中,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既有利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