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念若有形象,一定会是灯塔模样

——叶家五代守塔人的约定

七里屿俯瞰。(陈潇 摄)
叶超群重上七里屿。(张文波 摄)
叶超群在检修灯塔设备。(张文波 摄)
叶超群在介绍灯塔射程。(张文波 摄)

    张文波 顾寅松

    9月29日中秋节,万家团圆的日子,重访七里屿。

    这次和叶超群再上七里屿,我们等待了一年时间。

    一年中会发生很多事,像爷爷、爷爷的爷爷所经历那样,辗转多地守塔。两个多月前,叶超群调到舟山洛迦山灯塔。所以,这次对他而言,也是重访。

    七里屿,在东海之滨。

    小岛因距镇海7公里而得名,浙东海域1300多个大小岛屿如群星闪烁,它是一颗耀眼的星辰。

    岛上的七里屿灯塔,背靠“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指示着巨轮远涉重洋走向世界的方向。

    每当夜幕降临,星垂四野、千帆竞逐,有一束光,发自七里屿灯塔,照亮茫茫大海。

    从甬江口北岸的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出发,乘船约40分钟,穿过船头翻滚的大浪,泊岸登岛,攀上七里屿灯塔。

    南望,是蓝的天,黄的海,红的旗。

    北望,是珠链卧波的跨海大桥。

    东望,是浩瀚的东海。

    西望,是招宝山上高高的鳌柱塔,阳光透过云层,散射在海面上,涌起万点银光。

    最是那西北方向的俯瞰,惊涛拍岸,镶着银边的岛屿探出的岬角上,坐落着始建于1865年的老灯塔,就像莫奈的油画在海上徐徐展开。海风拂面,四面涛声,美得摄人心魄。

    (一)

    谁能想到呢?

    7月25日,叶超群调离七里屿,最后一个班的中午,雷暴击中了灯塔,“主灯打坏了,还打坏了两台柴油机。”几个人忙活到下午4点才修好。

    像这样的恶劣天气,在叶超群值守七里屿的记忆里只有两次,上次还是2015年。

    离开这里才两个月,叶超群就有些挂念。中秋节去看看大伙儿。

    “设备都还正常吧。”

    “一切正常。”

    上岛见到老伙计,坐下来第一件事,就问起了灯塔设备状况。

    与去年10月11日那次采访相比,叶家第五代守塔人叶超群,寸头没变,弯眉没变,圆眼镜没变,目光中多了些许温和与坚定。

    七里屿的过往,历历在目。

    小时候叶超群有很多梦想,“春暖花开啊,诗和远方啊,每天吹吹海风,听听海浪的声音,很浪漫的。”是的,大海、小岛、灯塔、潮涨潮落、花开花谢……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来说,集齐了全部的浪漫要素。

    远处城市繁花似锦,眼前港口航船匆匆。

    七里屿0.03平方公里,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只有叶超群和他的同事三个人,真守下来,那是长期的与陆地隔绝,与家人聚少离多。

    早晨7点,把柴油机打开,为岛上提供一天的生活用电。擦拭灯罩、巡检机房、检查电路。

    沿着高高低低的水泥台阶,发电间、设备间、值班室、会议室连在一起,厨房在一处,宿舍在一处,还有山巅的灯塔,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转一圈都用不了半小时。

    “不愿意,不想来。”叶超群当初上岛,内心是抵触的。

    守灯塔苦,岛上闭塞,生活无聊……多年守塔的爷爷沉默寡言,他不想变成爷爷那样。“爷爷打电话给我爸,我爸说,现在岛上环境条件比过去好多了。”爸爸在白节岛灯塔守了5年,在花鸟山灯塔守了5年,叶超群将信将疑上了岛,“我想看看现在守塔和过去守塔,到底有什么区别。”

    叶超群今年35岁。刚上岛时,灯塔的主灯是TRB-300,现在已经换代成TRB-400。区别太大了,爷爷讲,早先守塔人每小时得为煤油灯塔上弦,现在灯塔自动运转;过去单纯靠灯塔指引,现在有了数字化航标数据库和电子海图。

    只有一样没有变,就是孤岛上的生活单调乏味。上岛的兴奋劲退却后,随之而来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调和寂寞。“难熬,尤其是一周值班的最后一两天。”

    这还不算什么,最怕的是家人生病等突发状况。

    2020年4月初,出生不到半年的儿子“塔塔”患上荨麻疹,一直看不好。赶上疫情调班调不了,“我半个月下不去岛,只好不时地给家里打电话。”近在咫尺,叶超群却只能让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去杭州、去上海看病。

    守护七里屿灯塔的日子,10年过去了。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爷爷的爷爷叶来荣,是浙东最早一批守塔人,他在守护东海白节岛灯塔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他的子子孙孙都会追随他的脚步。爷爷的爸爸叶阿岳、爷爷叶中央、爸爸叶静虎,再到叶超群,白节岛灯塔、鱼腥脑岛灯塔、七里峙(屿)灯塔、洛迦山灯塔……五代人接力在浙东海域辗转守护过12座灯塔。

    守塔的孤独熬过了130多年。

    五代灯塔工用寂寞铸就浙东海上交通运输史上生生不息的精神灯塔。

    (二)

    “00:00,接班,塔上一切正常。

    02:00,塔上一切正常。

    04:00,塔上一切正常。

    06:00,日出时间,塔灯自动关闭,塔上一切正常。

    08:00,气温13℃-17℃,北到东北风5级-6级,塔上一切正常。

    10:00,塔上一切正常。

    12:00,塔上一切正常。”

    这是2022年10月13日叶超群一个班次的记录,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天。

    叶超群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大学专业是人力资源,毕业后当过两年兵,后来又在一家私企做了两年。爷爷曾多次给他说起:“还是去做灯塔工吧……”

    “工作好好的,为什么要做灯塔工?”叶超群的疑问,正像爸爸当年的疑问。

    爷爷叶中央是叶家第三代守塔人,灯塔守了40多年,在他看来,守护灯塔是叶家人的使命和责任。

    “爷爷很小的时候就上了岛,他和父亲叶阿岳一起生活在父亲驻守的鱼腥脑岛灯塔上。1944年,爷爷刚5岁,一次台风中,爷爷的父亲为了帮一艘补给船转移,遇到风浪,被大浪卷走了……爷爷就接了班。后来,爷爷辗转去了三星岛,可是没想到,1971年,我的奶奶和小姑姑春节前上岛探望爷爷的时候,遇到了海难。奶奶和小姑姑的遭遇,让爷爷坚定了守塔的决心。爷爷觉得他应该守在这个海岛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证别人不再发生这样的悲剧。”

    《中国沿海灯塔志》记载,“夫海岸之灯塔,犹海上之逻卒也。处境岑寂,与世隔绝,一灯孤悬,四周幽暗。海风挟势以狂吼,怒潮排空而袭击,时有船只覆没之惨,常闻舟子呼援之声。气象险恶,诚足以惊世而骇俗也。”

    守塔,寄寓了叶家五代人全部的悲欢离合。

    接踵而至的命运打击,爷爷叶中央只向组织提出了一个要求,“给我换一座塔吧。”1984年,爷爷为儿子叶静虎报名做了灯塔工。2013年4月,叶超群也紧随父辈步伐,登上了七里屿灯塔。

    刚上岛的时候,叶超群不太理解爷爷的这种心情。爷爷从来没有对他说起过这些事情,参加工作后的一次岗前培训,他听到了这个故事。后来,一次雷击事故,彻底坚定了他的想法。

    2015年8月,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七里屿。

    “一个雷落到岛上,把灯塔的主灯和备灯全打坏了。主备灯同时不亮属于重大安全事故,如果日落后一小时塔灯不能发光,就要发航海通告,情况十分危急。”叶超群讲述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当时,闪电交织成蜘蛛网,冒着倾盆大雨和雷电再次突袭的危险,我和同事一口气跑到塔顶。”

    主灯控制箱线路板被击穿,备灯蓄电池短路,在阵阵焦味中,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抢修,他们赶在天黑前将灯塔重新点亮。

    这次事故让叶超群深刻体会到自己这份工作的真正意义,也让他对爷爷和灯塔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人在灯亮,那是叶家人生死所系的大事。

    (三)

    2018年6月,国际航标协会(IALA)第十九届大会在韩国仁川举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航标主管机关、专家学者,共同商讨提升增强航海保障的新技术和政策导向。

    叶超群受邀参加,登上仁川八尾岛灯塔。人们得知叶家五代人都是守塔人的事情,韩国的同行肃然起敬,一位法国同行摘下配有埃菲尔铁塔图案的领标赠给他留念。

    全国优秀引航员、宁波引航站正高级引航员潘国华也在今年中秋节登上七里屿,一上岸,他就拉住叶超群的手,“我领航38年了,一直很想上岛来看看你。叶家五代人的故事我早就听说了,今天我特别想表达一种感谢,感谢你们给我们提供了定位,指引了航向。别人的成功轰轰烈烈,你们的成功默默无闻。”

    叶超群喜欢现代文学,喜欢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白夜行》,也喜欢大冰的《乖,摸摸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他笑称读不下去。他的心中,有一片海,这片海,有一望无际的碧蓝,也有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岛上的日出、日落千变万化,每天都不一样。日出时分从东方露出鱼肚白到旭日东升,再到日落时分宽阔的海平面上映衬着老灯塔的万道霞光,偶尔瞥见的那一刻,就会觉得这样守塔,值!”

    “5秒一闪,是七里屿灯塔;15秒一闪,是花鸟山灯塔,每座灯塔都有自己固定的发光频率,就像是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这就是灯语。”叶超群说,茫茫大海上,点亮的灯塔,帮助船只辨别方向、位置,沿着塔光航行,就可以到达预想的位置。

    “现代航海科技越来越发达,灯塔的作用慢慢减弱,如果有一天灯塔完全变成自动化了,你会不会感到失落?”我们问,叶超群说,不会。

    “像我们这样,一家人三代四代守塔的并不少见,我们一家五代不过是守塔人的一个缩影,历代的守塔人都是这样默默无闻在付出,守塔精神就这样传承下来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80后叶超群,选择了一条比同辈人更“孤独”的人生道路。在他看来,这种“孤独”不是常人眼中的单调乏味,而是对家族梦想的坚守,是为了守护心中的那片海。

    浪涌之间的点点星火,那是家人、陆地、故乡和希望。

    向海而兴、逐梦深蓝,发自暗夜的灯塔的光芒,生生不息。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