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卓蔚 见习记者 王嘉彬 通讯员 姚钰娇 野生铁皮石斛被誉为“九大仙草之首”,是珍稀中药材。 在余姚市泗门镇,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浙江健九鹤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九鹤集团”)在这里建立了占地面积1250亩的铁皮石斛产业园区。通过仿原生态野生种植、人工大棚种植的方式,健九鹤集团培育了5.8万瓶铁皮石斛种苗。 这些种苗的原种,就是十多年前在余姚四明山一处悬崖峭壁上被发现的几株不起眼的“小草”。 2011年,健九鹤集团董事长姚国祥在一次与村民的对话中得知,鹿亭乡的山上有一种“救命草”。他听后便立刻让村民带路去寻找,经过专家鉴定,这种“救命草”就是铁皮石斛。 这让姚国祥兴奋不已,因为这是有记载以来宁波地区首次发现被称为“药界大熊猫”的野生铁皮石斛。次年,健九鹤集团建立了铁皮石斛组培实验室,成功培育出抗逆性强、成活率和产量较高的“健九鹤1、2、3号”铁皮石斛品种,延续了“余姚铁皮石斛”种质资源。 培育出优质种苗后,姚国祥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从最初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1250亩。健九鹤集团还投入3000余万元,将大批铁皮石斛种苗移栽到泗门大棚基地,把发酵完全的松树皮、山羊粪混合有机肥作为栽培基质,探索有机种植模式。 在这之前,姚国祥全身心扑在宁波舜韵电子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研发生产智能控制系统的企业。当时,舜韵电子的智能芯片面临“卡脖子”的困境,又恰逢野生铁皮石斛被首次发现,他觉得这里“有题可做”,决定“二次创业”。“高科技制造业,对我个人发展来说,已经到了‘天花板’,企业未来发展要放手让年轻人去做。”他说。 “虽然我对农业一窍不通,但对工业再熟悉不过了。”姚国祥说,他把工业化思维运用到铁皮石斛产业中,从种子组培、种植,到产品加工、销售,都采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模式。 “种植铁皮石斛,对水质的要求极高。北排江的优质水源,经过设备的过滤,非常适合灌溉铁皮石斛种苗。培育出来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高达43.6%,远超《中国药典》规定的25%。”姚国祥说,和从事工业一样,从事农业也要用好的技术才能产出好的产品。 在产品的研发创新上,健九鹤集团先后与浙江大学建立铁皮石斛组培实验室,与江南大学成立铁皮石斛全产业链联合研究中心,并建立了自己的博士后研发团队,不断研发迎合市场需求的铁皮石斛新品。 目前,健九鹤集团创新推出了铁皮石斛人参含片、石斛黄精酒、铁皮石斛花茶、铁皮石斛杨梅白兰地等各类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为了擦亮“余姚铁皮石斛”这张“金名片”,身为余姚市石斛文化产业促进会会长的姚国祥东奔西走,进行大量调研。终于在去年,“余姚铁皮石斛”正式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发展成一个集生态种植、观光旅游、科普养生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高端科技型农业合作社。”姚国祥说,要把高品质的余姚“仙草”向全国推广,既带动一方百姓共同来做有价值的事,又为国家大健康产业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