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四明周刊·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1月0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烟火中品味江南

——读《江南烟火:有滋有味的百年民间饮食》

    雨巷

    “江南生烟火,烟火忆江南”,丹桂溢香的金秋时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江南烟火:有滋有味的百年民间饮食》出现在案头。这部由作家冯骥才、王旭烽等联袂推荐的有“翔实而鲜活的近代江南百姓饮食‘民族志’”美称的著作,作者为上海大学在读博士、宁波青年才俊邹赜韬。

    本书遵四季时序,分春、夏、秋、冬四部分,回望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江南的日常民间饮食。既是洞察近代江南民风民俗的“饮食方志”,又是亲近水乡生活的“访古指南”。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学术逻辑、平民情怀、诗意语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的《忆江南》,让江南不但成为一种无限美好的意象,而且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陶飞亚在序言中也如此赞叹,“江南,是明清以降中国各文化地理区系中,最贴近‘美好生活’理想的一方天地。”

    百年前的江南民间饮食具有哪些相对本质化,同时又地域色彩浓重的特征?作者研究发现,百年前江南民间饮食最基本也是最难能可贵的特征便是“食源丰富”——优越的地理条件与成熟的农事基础造就了江南民间吃食的多元丰足,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与畅通快捷的商贸网络让江南民间饮食“在江南,聚中国”,寒暑分明的气候条件与讲究应季饮食的民俗传统共同塑造了依次登上江南人家餐桌的“当令食品”;第二个特征是“俗”“雅”并行;第三个是“亚区域特征”;第四个特征是善于“粗食精做”。作者的观察重点首先锁定在百年前普通江南百姓通过饮食与脚下土地建立的物质和情感联系上,回顾了我国重要传统节庆以及特定节气中的江南民间饮食等。

    本书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献,涵盖了晚清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杂志、图书著作、地方志,以及20世纪中叶的各类食谱出版物、科学报告、民间调查笔记等。部分章节调用了明清文人笔记、地方志史料,个别章节援引了英、法、日等外文史料。这些史料,作者信手拈来,足见其非凡的史学功底和渊博学识。《中国周刊》原总编辑朱学东在序言中称赞,“江南烟火,不仅是一个美食家的味觉所好之旅,而且展现了一个历史学者的钩沉能力和严谨态度。”

    “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史记·律书》中如此记载。刘禹锡的《竹枝词》则有“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的金句。烟火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个词,究竟何为烟火?烟火,一般指人家生火而燃起的炊烟;烟火同时也有熟食的意思。明杨慎的《升庵诗话》便写道,“此诗出尘绝俗,信非食烟火人语也。”本书中的烟火指民间饮食的烟火气——百年前江南城乡百姓的民间食品、食俗、食业,更囊括了百年前江南普通人家的生活图景。

    真正的美食在乡间、在田野,因为那里最烟火。作者直言,他从小生长在都市,从前也有过“五谷不分”的尴尬,在写作本书时“痛定思痛”,特别关注食品背后的农业、农村、农民的印记。这无疑丰富了美食的内涵,扩展了烟火的外延——美食从田野到餐桌,每一个环节充满匠心。作者力图把江南民间饮食的“前因后果”讲出来,把田地里、树梢上的辛勤等,一并绘入江南民间饮食的百年画卷中。比如写枇杷,内容包括苗木来源、日常打理、平时养护、虫害防治、成熟采摘等;写杨梅,内容包括选址、从种苗到果树的蜕变、精细采摘、保鲜、运输等。作者的心境,从书中的一段话可见一斑——“前人栽树,后人尝果,这何尝不是历史的传承,不是一种崇高的致敬与怀念呢”。

    《江南烟火:有滋有味的百年民间饮食》发掘了被主流饮食史边缘化的“小民”,特别是那些在城市中为普通市民提供能量与美好慰藉的食摊小贩。作者认为,“他们喧腾起来的吆喝声、锅里噼里啪啦的油爆声,都是城市民间饮食最经典、最富烟火气氛的一景,理应在民间饮食谱录中占有一席之地”。作者更倾向于为腊肉、枇杷、苹果、藕粉、火锅、年糕、臭豆腐等“普通食物”立传。比起那些还没端到桌前,就叫人“垂涎欲滴”的“高端珍馐”,作者更欣赏邻家主妇手中、街头巷尾摆着的民间味道。作者坦言,在“懂吃的”江南,不只富商巨贾、文人雅士会操办飨宴,普通人家的日常饮食生活中,也处处流露着对吃的热爱、重视、在行。

    民间饮食最是乡愁所系。上海已成为作者的第二故乡,全书28节,其中直接写上海的有6节,而且开篇便是《讨彩美食吉祥年:老上海与近邻的春节食谱》,收尾是《老上海的年夜饭“生意经”》。我认为,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的匠心安排。尽管如此,作者对第一故乡宁波依旧怀有浓郁的情愫,且不说一篇洋洋洒洒的《奉化水蜜桃崛起的激荡三十年》,单单书中有关宁波的年糕、汤团、苔菜、千层饼、杨梅、酸梅汤等美食,足让宁波人舌尖生津、味蕾开花。作者是个生活的有心人,每到一个地方便会在当地小吃摊前停驻,探一探、嗅一嗅独属于那里的烟火气息。作者的平民情怀,以及对历史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好似一条蜿蜒的长河,在食物轮替中周而复始地静静流淌。”把日常美食写得具有学术逻辑、平民情怀实属不易,同样,把日常美食写得“诗意盎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笔下的美食,美得哲思与文采飞扬。比如写香椿,香椿的“香”入于鼻息,充盈唇齿。一小撮香椿宜南宜北,佐菜调味,撩动着春日的舌尖,彩绘着四季的平淡,高调而不张扬;写乡野春菜,野菜是最亲近大地的灵魂。春日吃野菜除了芬芳齿颊,也是在寻觅渐远的“根”啊;写水蜜桃,轻啜一口堪比琼浆的桃汁,宁波地域风华的甜与美,仿佛在味蕾上如桃花般绽放开来;写桂花,桂香飘远了,咀嚼着桂花美食的人,心却近了;写毛蟹,一只蟹的生命结束在锅里,滋味升华在了江南的精致味觉里……

    本书封面上的画让人垂涎三尺,正文的配图很有丰子恺的气韵,字里行间则洋溢着汪曾祺写美食的味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