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02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到半年时间签约逾10个总部项目

搭乘科创春风
小港要造“总部港”

    记者 孙吉晶 孙肖 沈天舟 

    在占地320多亩的高端精密产业园内,海天精工1号工厂建设如火如荼,主体工程预计年底完工;计划投资20亿元的海尔施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月奠基……这个深秋,在北仑区小港街道,一批围绕“总部经济”的项目正加速落地。

    小港街道是我市最先开发开放的区域之一。如今,随着宁波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这里又成了围绕总部服务和高端配套的“总部港”所在地,成为宁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锻造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小港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2%,增速居北仑区各乡镇(街道)之首;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24%;新引进企业247家,其中注册资金超千万元企业14家。

    小港很“燃”

    在位于小港街道的高端精密产业园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大型机械设备忙碌运转,项目建设正酣。

    “这个项目的建成投产,能让海天精工的数控机床质量跃升一个层级,我们的目标是瞄准更广阔的国际高端市场。”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总监童永红说,该项目是海天精工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部署,能帮助企业解决一批核心功能部件的“卡脖子”难题,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增加20亿元。

    “从拿地到开工只用了4个月。”童永红说,因模具重量要求等,该项目选址位于地基较为稳固的山谷,但随之而来的是边坡治理、渣土清运、开路架桥等企业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为确保海天精工的项目顺利推进,去年以来,小港街道多次上门送服务,不到20天时间,就帮助企业解决了项目开工建设的一系列难题。

    这是小港街道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小港街道集聚各类制造业企业3000余家,其中,总部企业和规上企业180多家。另外,该街道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宁波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家。

    “针对企业诉求,我们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小港街道办事处主任周绍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街道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重点开展了面向7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的攻坚行动,入企送政策、问需求,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球安防领域领军企业盛威国际总裁王磊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的坚实后盾。目前,盛威已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并把亚太区总部“扎根”小港街道。今年,在外需走弱、国际环境复杂等不利条件下,盛威的盈利水平和订单量逆势增长:前三季度订单总量同比增长10%左右,增量接近20亿元,产品已3次提价。

    小港造“港”

    今年6月初,三个总部项目在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区完成签约,总投资额14.6亿元,建成后将为小港街道“总部港”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甬江科创区的虹吸效应,让一个个“大地瓜”落户小港。上月初,又有360集团等9个总部项目落户小港,总投资额近50亿元。

    “主动融入甬江科创区建设,加快打造‘总部港’高地。”小港街道党工委书记沈冬梅表示,作为甬江科创区启动区块的重要承载地和北仑融入宁波中心城区的前沿地,近年来该街道集中力量打好低效用地清理整治、存量资源盘活利用“组合拳”,深入开展“僵尸企业”、闲置土地、低效厂房“三清理”。

    在“一对一”调查建档的基础上,小港街道主动协同相关部门,创新保姆式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今年以来,该街道点对点解决81家被征收企业发展难题。

    围绕“补链、延链、强链”这一主线,该街道在全力服务总部企业的同时,还积极倡导“以大带小”,助力“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园的圈层打造,并为辖区内企业转型提供一系列人才支撑。

    “智慧小港数字赋能”论坛已连续多年在小港街道举行。在街道牵线下,国内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专家为辖区内企业带来新理念、新商机。该街道还邀请资本市场顾问团,对优质企业进行“一对一”上市辅导,目前辖区内已有上市公司5家、拟上市企业4家。

    “甬江两岸连片开发整体规划为小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沈冬梅说,该街道正一体化推进空间重构、产业重整、功能重塑,全方位配套服务助力打造“总部经济”新高地,努力争当甬江南岸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专家点评

    小港是宁波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的落户地,是宁波开发开放的最前沿,积累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如今,小港街道把握先进制造业和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趋势谋划提能升级,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借力甬江科创区建设发展“总部经济”、打造“总部港”,围绕“专精特新”和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小微企业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发展势能,为近郊型城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示范性探索,其经验和路径值得总结和借鉴。

    (县域经济观察员、宁波财经学院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殷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