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灶火和人气如何两相旺?
农村老年助餐还需再破题

    记  者 王 佳 伍 慧

    见习记者 徐丽敏

    “5元一餐,味道也挺赞!”

    “味道可以,比较健康,吃了一年多了!”

    “一荤两素一汤一饭,补贴后只要5元。”

    ……

    5元左右的套餐是农村老年人的“心头好”,便宜实惠也是农村老年助餐的特征之一。但现实中,留住“食惠”,在物价波动的情况下,可能会让农村老年食堂的运营“步履维艰”。一元的涨幅,就可能让部分养老金有限的农村老人退回厨房自己下厨。

    一边是维持运营带来的压力,一边是老年食堂良好的社会效应,欲实现持久发展,背后有三笔账需要厘清。

    第一笔账是老年人的观念“账”。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老年人普遍比较节俭,消费能力和欲望不高,甚至付费买服务的观念还未“萌芽”。订一份餐老两口分着吃或分两顿吃的现象并不少见。

    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是很多老年人一贯的消费理念。尤其在农村,不少老人觉得花钱订餐太浪费,自己在家一碗米饭一块豆腐乳就可以对付,即便想炒个菜,从菜地里摘一些就有了。

    老年人持续购买意愿不强,老年食堂便缺少人气。

    第二笔账是老年食堂的均衡“账”。

    截至目前,宁波已建成老年食堂和老年助餐点1115个,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超1200万人次,服务覆盖率超95%,位居全省第一。

    然而,总量优势之下是不可忽视的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记者了解到,全市60%的老年食堂分布在农村,但设施条件不如城区的老年食堂。区域之间,奉化、慈溪、北仑三地的助餐总人数约占全市助餐总人数的一半,其他区(县、市)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今年8月,全市老年助餐工作推进会召开,要求努力形成全市“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市县抓统筹、镇村抓落实,积极解决助餐服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据了解,当前,按照“一地一策”要求,各区(县、市)正在抓紧编制老年助餐设施点位图、建设目标和推进计划。其中,海曙、镇海、江北等地启动助餐扩面计划。

    第三笔账是老年食堂发展的稳定“账”。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效回应老年人的真实服务需求,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杆。从2021年到2023年,我市连续三年把“建设标准化老年食堂”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农村老年食堂的运营,目前主要靠“政府财政扶持+社会爱心力量支持”,市场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度远远不够。

    那么,如何再破题?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年助餐想要长久办、可持续,主要依托政府、市场、慈善、家庭四方力量。

    政府强统筹。可充分协调各方资源,通过建设补助、运营补助、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多种方式,激活市场等多元主体参与老年助餐服务的“一池春水”。

    市场是主角。鼓励老年食堂充分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向全年龄段人群开放,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支持社会餐饮企业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推出“助老福利”。帮助餐饮企业增强“适老化”意识,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这种新的社会形态,实现餐饮服务“适老化”转型。

    慈善是补充。应充分发挥慈善作用,通过企业冠名、社会捐赠、志愿助力等多种途径,为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家庭是支撑。作为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家庭在居家养老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孝老养老的优良传统,积极营造全民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前段时间,年轻人“爱”上老年食堂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这些老年食堂正逐渐惠及附近的社区居民、上班族、户外劳动者等人群,这些人的光顾撑起了老年食堂一部分的营业额。在农村地区,能否依托现有的红色资源、生态资源,探索“助餐服务+N服务”,增加农村老年食堂的客流量?

    农村老年食堂的发展一直在探索中前行,坚信初心不改、未来可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