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瑜 “沈江(沈时康)美国时间29号晚8时42分因病不治,与世长辞!谨代家人泣告!”去年11月30日晚上,收到宁波帮研究专家王耀成老师发来的微信,我的心顿时被揪了起来,这怎么可能?11月1日沈时康先生还和我微信联系,我们作了长时间交流。那天他很健谈,讲了我们相识的缘分,讲到他的家族,说适时再回国走走,来宁波探亲访友……仅一个月时间,就这样永别了? 我是在侨务部门工作期间与沈先生相识的,他的身份是美国华侨,阿罕布拉市市长。去年12月1日的中国侨网在一篇报道中这样介绍沈先生:“沈时康是南加州阿罕布拉市1903年建市以来的首位亚裔和华裔市长,也是美国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华裔民选官,堪称华人从政的典范。” 我与沈先生见过两面,一次在宁波,一次是省里组织的寻根之旅活动。沈先生给我的印象是:胖墩墩的身材,黑黝黝的皮肤,待人非常热情。他几次和我提及,他要做宁波对外交流的桥梁,愿意做民间外交大使。后来我工作岗位变动,他专门来电表达依依不舍之情:“你虽离开侨办了,但我们还是好朋友……我要力所能及地为祖国做点事,继续保持联系哦!” 此后,无论平时还是节假日,不经意间,总能收到他暖暖的问候,疫情三年更是如此。 沈时康先生1965年出生在北京一个归国华侨的家庭,上世纪70年代随父母移居香港,80年代赴美就读高中、大学,在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考取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毕业后自主创业。 沈时康四任加州阿罕布拉市市长,前后十余年。他秉承祖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促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为中美和平发展牵线搭桥。中新社2018年7月刊发过一篇报道《美国国会议员赵美心向沈时康颁发年度企业家奖》,不仅表彰沈时康创办企业23年来,一直致力于以高质量产品服务客户,以慈善行动回馈社区,更表彰他从政以来,以杰出的领导力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在谈及从政初衷时,沈时康曾经说,首先,一些美国人认为在美华人只知道赚钱而不参与社会服务,他想改变这种认识。其二,期望借此提高华裔乃至亚裔美国人的话语权,让下一代更好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其三,希望助力推动中美交流,让美国主流社会了解真实的中国,也帮助中国企业和人员尽快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社会经济环境…… 沈时康先生多次作为中国政协海外代表受邀回国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积极推动阿市与中国城市的友好合作。他还身体力行,送女儿参加中国侨务系统组织的寻根之旅,让下一代了解中国文化。 2020年4月前后,沈先生几次“微信”我,说他前几天在阿罕布拉市农夫市场免费向当地居民派发口罩和宣传资料,物品都是华人捐赠的。他向我了解国内和宁波的疫情情况,问我是否有口罩或其他防疫物品……这份来自大洋彼岸的牵挂和情意令我倍感温暖。 去年11月1日,沈先生又在微信中联系我,发给我一则《爱国华侨纪念活动——王源兴、王铭父子爱国事迹访谈在启新高尔夫举行》的新闻报道,问我有没有去参加此次活动。看了微信,我心生好奇:沈先生怎么会关心这个活动,难道他人在“启新”?在接下来的聊天中我才得知,沈先生的外公是著名爱国侨领王源兴,而启新高尔夫俱乐部董事长王铭,是他的舅舅,他妈妈是王铭的亲大姐……“我想,你和我舅舅,一定很熟吧。”我恍然大悟,连忙回答:“当然熟了,我和王彦(王铭女儿)也熟。王总生前好几次和我聊起有个外甥在美国一个州当市长,没想到就是你,呵呵,世界真是小……” 我们就这样在微信中聊着,他第一次和我讲起了他的大家族,惋惜舅舅王铭走得太早。我邀请他:你抽时间再来宁波走走。他说“好的好的”。他去世后我才知道,当时的他已是肝病缠身,但他并未向我透露只言片语,给我的感觉,完全是一个精神饱满的健康人。也许他是想以这样的“状态”向我告别吧。 遥想当年,王源兴追随陈嘉庚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举家回国,参加国家建设,后来担任全国侨联驻会副主席;王铭因“一副眼镜的情缘”,在东钱湖畔创建启新高尔夫俱乐部,并把下一代引领到宁波……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缘”字,对祖国的爱之情缘。同样,在沈时康先生身上又何尝不是渗透着这样一份“缘”呀! 前年,我写过一篇追忆王铭先生的文章《真情·真实·真趣》,今天当我再次提笔悼念沈时康先生,想到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想到他的过早离世,感慨万端,不胜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