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明 欣闻叶亦健处女作《家长里短》付梓出版,我感到高兴又惊讶。作为多年挚友,他能有佳作问世,自然应该为他感到高兴。惊讶的是,他的工作如此繁忙,竟然有闲情、闲心、闲时写下洋洋洒洒数万言。 认识叶亦健已有20多年。当年他在给宁波日报写通讯报道的时候,年年是优秀通讯员。通讯报道工作不做以后,他的事业发展顺利,工作岗位历经变动,先后在宁海县乡镇街道和国有企业担任要职。原以为他早已不再舞文弄墨,没想到沉寂多年,却扔出了一个“核弹”。著书立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说明20年来,他的文学梦从没断过,他一直在创作的路上。在当下,有这样的情怀实属不易。 我想,叶亦健的文学热情受益于当地丰厚的文化土壤。自古以来,宁海名儒大家辈出,远的如方孝孺,近的如左联著名作家柔石、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等,他们的文化造诣、精神品格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宁海人。一直到现在,宁海文化艺术界仍十分活跃,他们有的醉心文学创作,有的投身绘画艺术,有的倾力音乐研究……在跟他们交往中,感受到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文化艺术爱得很纯粹、很干净,没有什么功利心。因为喜欢,所以全身心投入,为滋养精神、丰润心灵。叶亦健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家长里短》虽然是作者的第一本书,但从结构布局、行文推进可以看出非一日之功。给笔者的第一印象是语言简练,风趣幽默,阅读起来比较轻松。书中有很多形象生动的表达,如“把黑贝(狗)的家搞得跟学区房一样狭窄”“天天在这地方练习打坐,还不如给它(狗)脖子上套根24k黄金项链”“黑贝挨了骂,仿佛中了黯然销魂掌”“一把年纪,眼睛也白糊糊,梅林桥头胡了”“每次城管一来,这些人能把拖拉机开出法拉利的感觉”,这些生活化的语言,既轻松俏皮,又准确传神,很有场景化,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感觉《家长里短》文风质朴,充满了乡土烟火味道,非常接地气。在书中,没有看到华丽的辞藻、高妙的描写,都是生活中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表达。还有一些是当地俚语,亲切自然,是名副其实的“家长里短”。作为虚构小说,我们却能在作品中看到望海茶、双峰烤笋、长街咸泥螺等宁海当地的特产,有时候还会“遇到”南门外的网红桥、西子国际广场、白溪水库、岔路、霞客体育公园等宁海地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再加上本土元素的融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家长里短》映照当下,通过描写小厉和小徐的恋爱经历,反映了疫情来袭时家人之间不离不弃的深厚情感。通过“共享药箱”,传递了疫情中普通人之间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作者凭借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细心感悟,用文学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宁海当地的不少民俗。比如小厉和小徐结婚的过程,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描述了迎亲、担马桶、敲竹杠、拦轿门、拜堂、回门等婚礼流程。笔触细腻,描绘生动,浓郁的生活气息透过质朴的文字扑面而来。 《家长里短》也显示了作者对篇章结构的总体把控能力。黑贝是一条主线,老周退休后还是端着局长的架子不轻易出门,闷在家里,把宠物狗黑贝圈养在家。后来出去遛狗,逐渐打开心结。借助小狗黑贝的话:“出门的感觉就是好,天地也大了很多……空气也特别清新。”黑贝解锁出门,预示着老周心门的打开,为后续老周、老徐化解恩怨埋下了伏笔。 笔者深知作者出版该书的不易。作为宁海当地一家国企的负责人,他的忙碌可想而知。他说,只有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有时间将文稿一字一句敲打出来,多年心血集腋成裘。如果不是爱得纯粹、爱得深沉,估计难以坚持。本书刊行之际,叶亦健说他的第二部、第三部书也在筹备出版中。希望作品一部比一部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