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慈城灯会上用的彩灯。(张凯凯 摄) |
记 者 张凯凯 通讯员 卓 璇 杨 芝 要说龙年春节最值得市民期待的活动,位于慈城古县城的龙年灯会一定榜上有名。昨天,记者走进灯会举办地骢马河国风文化生活街区,只见一盏盏别致的彩灯已被运送至各个点位。 河畔边是还未安装完毕的金色“锦鲤”,碧波上一盏盏“莲花”已然盛放,屋脊旁一青一白两头“神兽”探出头来,一圈圈“祥云”环绕古城墙上…… “2月2日正式对外开放,目前灯会的布置已经接近尾声。”慈城古县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徐郑浩告诉记者,待最后几盏彩灯安装就位,就可亮灯调试。 30余个灯组、28天工期,对于灯会建设方、自贡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明坤来说,这绝非一场“富余的仗”。1月6日,他率领百余人的团队正式进场,工作人员从前期的“朝8晚9”,到冲刺期的“朝8晚12”,堪称“和时间赛跑”。 不过,紧凑的节奏背后,彩灯制作者的态度却丝毫不马虎。在工棚内,记者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对彩灯进行美工细节处理。他们手持喷枪或为“凤凰”勾勒羽毛,或为“青鸟”点睛,一盏半人高的彩灯从白胚到成品,需要花上三四个小时进行精雕细琢。 更令记者意外的是,无论是高达10米的“山海神女”,还是散落城中的“应龙”“麒麟”“白泽”“鲲鹏”,甚至是充当“气氛组”的廊间灯笼,都是纯手工艺品——此刻吴明坤及其团队成员在慈城古县城呈现的是自贡灯会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一盏彩灯都需要经过放样、造型、装灯、裱糊、美工细处理等八道工序,每一道都有窍门。”来自四川自贡的工作人员税天骄说。在他看来,每一盏彩灯都是绝无仅有的艺术品,而此次来到宁波,正是把家乡文化带向全国的又一步。 “在自贡,灯会的主题、手艺每年都在更替和突破,能让全国人民看到家乡的绝活,我很自豪!”税天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