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海县2023年新春首场招聘会现场。 |
|
宁海产业人才学院外景。 |
“五省八城”劳务品牌、“产才共富”直通车、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共享技师”服务联盟……回顾2023年,宁海县以政策为抓手、以目标为导向,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稳就业惠民生,持续打响“乐业宁海”品牌,推动就业创业优化提质。 “五省八城”劳务品牌 保障用工需求 四天三夜奔波,跨越2400多公里,去年12月12日,首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的40余名务工人员乘坐就业专车抵达宁海,开启彝族新年后的就业之旅。 普格县是宁海县的结对帮扶县。宁海县人社局抢抓彝族新年契机,采用重点缺工企业岗位供需对接、云上用工招募、线下零工市场推介、普格员工情况宣传等多重举措,专题组织缺工企业推出1000余个优质岗位前往普格定向招聘,实现两地劳务协作向前服务、精准对接。同时,采取就业直通车、“点对点”专车输送形式,持续提升劳务协作服务保障水平,让务工人员过得来、稳得住、干得好,为实现宁海普格两地共赢增添新动力,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 “产才共富”直通车 实现毕业即就业 三年前,当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聂亮同学为即将毕业找工作犯愁时,宁海县人社局宣讲的“四方联动”产业人才培育模式点亮了他的希望。来到宁海产业人才学院,经过一年多的精准实训,聂同学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毕业后被宁波兴利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录用,实现毕业即就业。现在他担任公司项目工程师,负责对接一汽大众等重要客户,开启了自己的新征途。 宁海县人社局在全省首建宁海产业人才学院,通过政府主导、高校赋能、人力资源机构和实训企业联动实施,建立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选育用贯通的产业人才培育体系,实现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精准匹配。创设产教融合服务应用,持续开展学生就业、经营主体留才用才需求追踪,形成一屏感知的产教融合智治场景。 “宁海模式”再次被教育部列为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吸引中央电视台等央媒和《今日浙江》《浙江人社》等杂志聚焦。 目前,宁海县人社局已与全国60余所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全省建立产业实训基地23家,培养的近5000名学生留甬就业率90%以上。 毕业设计“真题真做” 赋能乡村振兴 以甜甜圈为灵感,设计了一款专为儿童使用的折叠凳,折叠凳的凳面可以用来当飞盘玩……2023年6月,在宁海县“来in南”互联网文创园一场企业新品发布会上,来自合肥学院的毕业生袁美怡正在介绍她为宁波腾浩电子有限公司改良设计的两款多功能便携式折叠凳。 这既是企业的新品发布会,也是来自全国67所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答辩会。 宁海县人社局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号召,围绕“区位无优势、设计缺人才、人才缺平台”三大堵点,着眼全国1200多所设计院校,对接高校毕业生群体,以“设计真题真做、人才校地双培、成果落地转化”为主要内容,引育用大学生技能人才,形成了人才引育新范式。 汇聚高校设计人才,开展校地、校企、校校跨界合作,配置“高校+地方+产业”三导师合培,开展“毕业设计助企破难”行动,实现高校毕业论文“真题真做”与当地产业充分嫁接。截至目前,共形成毕业论文256份、设计方案282套,签约落地项目26个,其中11个产业项目年产值达2.6亿元。 “共享技师”服务联盟 助力山海共富 在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浙江浩南精密电子公司的生产线上,来自宁海的技能大师周国全正蹲在一台机器旁,拿着一张图纸反复修改,帮企业打通技术堵点,保住了一笔百万元的订单。 针对山海协作地企业生产技术基础薄弱、技术攻克能力不强等发展痛点,宁海牵头组建11支“共享技师”服务队,服务队由近200名劳模、工匠等行业佼佼者组成,他们大多来自模具和机械行业,以“线上线下会诊”模式,为协作地企业送技术、送服务,精准破解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检修、迭代升级等技术难题,实现技术技能供需双向精准对接。 截至目前,宁海“共享技师”已服务20余家协作地企业,帮助企业节约技改支出近800万元。 宁海“共享技师”既提供技术攻关等服务,又以培育协作地产业工人“一人一技”为目标,“输血”又“造血”。2023年,由宁海人社部门搭台、提供资金支持,协作地组织学生开展的免费技能培训班,已开课28个班次,覆盖1288人次,为景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沈莉萍 陈丽华/文 宁海县人社局/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