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香 据媒体报道,联合国邮政管理局于2024年1月19日在纽约发行中国农历甲辰年特别版邮票版张——龙票版张,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自2010年起,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开始发行以“中国农历新年”为主题的生肖邮票。在第一轮十二生肖邮票发行完毕之后,2022年1月21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开始了中国农历新年邮票的第二轮发行。令人欣喜的是,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一岁一瑞兽。十二生肖不仅以人类品性一一映射动物性格,而且将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时间观蕴含其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风景。从传播效果上讲,生肖文化符合人类喜爱动物、乐于融入自然的普遍心理,易被全球各国民众接受、认同。凭借亲切的形象和丰富的意涵,生肖备受全世界人民青睐,各国纷纷在中国春节前夕发行生肖邮票,让新年祝福洋溢“方寸窗口”。如今,每年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生肖邮票。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得到范围广、多元化的呈现,衍生出无数中外合璧的艺术佳品,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 农历新年虽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但欢庆活动遍及全球,俨然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民俗活动已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遍地开花,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有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究其原因,有两方面重要因素成就了春节非凡魅力。一方面,春节作为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意涵和鲜明的特色。对于非儒家文化圈的人来说,无论是窗花、对联、红灯笼、年夜饭、压岁钱等象征着春节的吉祥事物;还是逛庙会、听戏曲、看表演、守岁拜年、祭祖供神等春节期间的特色民俗,都充满异域风情,能够让文化他者因新奇而产生好奇,因好奇而产生兴趣,从而被春节文化、中华文化深深吸引。 另一方面,春节背后蕴含着全人类共有的情感、期待与价值。中国人在春节情结驱动下,即便身处天涯海角,也要跋山涉水回家过年。春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人们回归故里、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共同渴盼,表达着对亲朋好友等珍重之人的牵挂惦念,承载着祈福所有人平安快乐的美好祝愿,还传承着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国家和平的共同追求。这些美好的情感,都让文化他者因认同而共鸣,因共鸣而参与,让春节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扩大。归根结底,各种独具特色的事物、习俗、活动是春节的“外表”,全人类共通的情感、期待与价值是春节的“灵魂”。不仅对春节的“外表”产生好奇,还对其“灵魂”产生共鸣,两者相辅相成,方能成就“春节时光,全球欢度”的蔚为大观,彰显着我国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