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飞驰人生2》海报 |
贺岁片该有贺岁片的样子,可怎么才是春节档影片该有的模样?无脑笑、大团圆、歌舞升平、颂扬美好,还是鼓动乡愁记忆,或者触发时间的那扇闸门,似乎都可以,但没什么大的新奇看点。韩寒导演的第五部大银幕作品《飞驰人生2》,我觉得一是百分百“含腾量”,二是韩寒导演本身的话题性,两方面加持使得这部春节档喜剧片预售飘红。 作为续集影片,不得不比较第一部。导演在第一部中埋了伏笔,男主角张弛冲出赛道摔惨了,车手生涯的终结也代表着他驾校教练时代的开启,《飞驰人生2》讲的就是张弛执教生涯故事的一些片段。 人即便再有梦想,也不能一直在天上飘着。五年以后,步入中年、曾经五冠王的赛车手张弛,不得不面对生存下去的真实,人生的现实主义在他心里结了厚厚的一层“痂”。这里面有我们都可能会遇到的事。比如面对当年铅封的丢失,说他比赛违规;比如因为技术的进步,现在的车手成绩大幅提升;再比如好不容易开个驾校被人举报虚假宣传,舆论“压力山大”等。被现实的重锤实打实按在地上使劲摩擦,张弛也逃离不了这样的结局,如果这就是春节档影片的喜剧包袱,就大错特错了。他内心一直没有戒掉赛车手的“瘾”,所有的意难平,一切的不如意,是为了涅槃而做的准备。 赛车,这里有导演韩寒自身的经历,也有年轻人热血燃烧的相同属性,借助这个点,很容易和观众发生某种精神上的共鸣:我们每天工作着,为五斗米折腰也好、委曲求全也罢,有问过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吗?我们还有激情和梦想吗?张弛就有这样的诘问能力,或者说反思能力。别看他活得像团烂泥,磨平了所有外在的棱角,但他本质上还是“赛车手”——不服输,那股子韧劲时常莫名刺激着他,警醒着他,鼓舞着他。我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尤其是在中年阶段,累、疲惫、烦恼,各种困境和压力,无奈和委屈,错漏与无望,从四面八方涌来,会问一句自己究竟“人生何为”?内心的激越和冲劲还剩几分?还有再搏一把的勇气和胆略吗? 在第一部中,年轻的自己可以为了梦想,第二部讲的则是,我们在接受平凡的现实后,还需要怎样的改变与拓展。《飞驰人生2》给出了比较妥帖的答案,帮助、成就别人,也不忘自己的需求——曾经的冠军帮助更年轻的车手成就梦想,顺带祭奠一下自己不屈的梦想,互相成就,也共同圆梦。 影片拍得既现实接地气,也有超现实的细节。无论是“老头乐”的汽车厂的布景,还是赛事中的“作弊”情节,都可以说是现实的某种翻版,这种讽喻加调侃手法的纯熟运用显得很“韩寒”。同时,对巴音布鲁克赛道上竞技场景的拍摄,尤其是张弛与五年前自己那辆赛车的合二为一,又让人感到很离奇。现实和梦想、时间与空间、精神和肉体、信念以及决断,都在那一刻迸发出来,确实让我感到一种破空而来的力量和冲击。 相比较今年春节档其他贺岁片,《飞驰人生2》是唯一带有真人大场面动作戏的重工业电影。在速度和激情之下,是我们的电影工业制造水准的大幅度提升,没有专业知识和科学调度为支撑,是倒腾不出来这样一部片子的。 看完两小时的片子,我走出影院时在思考:它的内里是什么?是屈从命运安排还是抗争?这是一曲中年失意者的挽歌吗?对于比赛“规则”的运用,对于商业操作的谙熟,对于当年蒙受不白之冤的诘问,说明了什么?张弛呼唤公平,车队呼唤公平,竞技比赛呼唤公平,每个人的人生呼唤公平——到了这儿,它不再是一部简单的嘻嘻哈哈的贺岁喜剧片了,而是有自己核心特质的带有思考的剧情片了。 沈腾作为一位喜剧明星,在《飞驰人生2》里贡献了精到纯熟的演技和角色把控力。纯粹搞笑的成分在戏中慢慢淡去,把中年人对于自己内心梦想的理解、坚持、追逐抽丝剥茧,一点点释放出来。这个过程非常考验演员,用力过猛则落入俗套,蜻蜓点水又无法带动观众。 沈腾饰演的张弛,很好地和银幕前的观众进行了“共情”——他所要表达或者展现的,也就是芸芸众生中,那些背负生存压力的万千中年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主义,那一抹微弱的精神光芒。他和他的团队诠释的是一种人生的活法:和现实较好地和解,并不失情怀。和赞助者签订协议,贡献教练技术和提供智力支持,倾尽全力打造年轻车手;同时,证明五年前在赛场上没有“作弊”的“一雪耻辱”的念头从未被扑灭过。张弛和伙伴们联手呈现了一个整体扎实而细节精彩不断的故事,不夸张、不做作、不无厘头,笑点中隐含泪点,感动中又不时穿插舒心一笑。多位喜剧演员也把讨喜的成分妥帖地融入故事的铺展过程中。 不得不说,韩寒贡献了导演生涯中最为成熟的一部影片,这个成熟既来自他运用镜头讲故事能力的完善度,也来自编剧情节上的逻辑完美度,更重要的是就目前国内拍摄同类题材影片来看,毋庸置疑,韩寒即是天花板了。 《飞驰人生2》,也就是我们中年人人生飞驰激扬的2.0版本吧。这个龙年春节,你应该走进剧场去一睹为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