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四明周刊·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2月1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喜剧从“疯狂”成为“优雅”

——《红毯先生》观后

影厅放置的《红毯先生》的海报。
(汤丹文 摄)

    汤丹文

    对龙年春节档电影《红毯先生》,我是充满期待的。一是此片是导演宁浩的作品,在中国喜剧电影创作方面,他一直有稳定的“输出”;二是明星刘德华担当主角,“华仔”能否在喜剧上取得突破?

    其实,宁浩与刘德华两人早在19年前就有过深度合作。2005年,刘德华投资2500万元发起了“亚洲新星导演计划”,旨在鼓励年轻导演实现电影梦想,宁浩就是受益人之一。拿到“华仔”投资的300万元之后,宁浩拍摄了他的成名之作《疯狂的石头》。而这次,宁浩亲自上阵,扮演剧中的“男二号”导演林浩。

    宁浩喜剧的“疯狂”系列,从《疯狂的石头》到《疯狂的赛车》《疯狂外星人》,都是值得一看的“神剧”。喜剧与悲剧结合得相当到位、让人笑中带泪的《我不是药神》,也是由宁浩监制的。《疯狂的石头》我更是看了N遍,如今回味,仍能为其中黑色幽默的情节和桥段狂笑不已。

    而这次《红毯先生》,却让我比较失望。观影的前半段时间,在影院中的我,几乎昏昏欲睡。直到一个多小时后,影片中出现“鸡飞狗跳”的疯狂场景时才打起精神。这个桥段的情节是,几个投资人在剧中客串群演,要加台词加戏份;导演林浩假戏真做,把这群多事挑剔的投资人,结结实实地群殴一顿。当然,这里面充满了宁浩惯有的反讽。

    《红毯先生》其实讲了一个几近过气的港星的一段人生故事:从影四十年的刘伟驰,渴望得到影帝并拿到大奖,来内地与导演林浩合作拍摄农村题材影片。为此,他不惜放下身段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因自己不接地气的明星生活和内向个性,而与普通人沟通不畅,“鸡同鸭讲”,引发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诞闹剧。当然,其中还穿插着娱乐圈生态中,令人忍俊不禁的种种怪象。

    所以,在电影中,宁浩必须拿出相当大的篇幅来刻画这个人物,展现“红毯先生”亮丽光鲜背后,其实苍白平淡无聊的日常。影片的前半段过于沉闷也正因为如此。

    片中的刘伟驰与并未公开的夫人离婚,对外却依然呈现着好男人的形象,为粉丝们保持着偶像的神秘;现实中,他是一个连日常入眠也要依靠高科技睡眠舱的男人。片中好几处出现这样的场景,当刘伟驰正在与人交谈聊天时,他的手机提示,到了锻炼的时间,这位明星立马做起了“平板支撑”。为保持好身材,这个男人就这样百无聊赖地过着机械单调的生活。即使面对一份真感情,他也要在心中嘀咕,对方到底是为了名还是利?生活的种种精彩可能性,就这样失去了可能。

    一句话,“天王”刘伟驰私底下并不快乐。而刘伟驰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来没有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个肺腑之言,正是他忠实的经纪人,与他闹掰后动情说出的。

    刘伟驰因在片场拒绝用替身,与马一起摔倒,而被互联网放大成“虐马事件”,进而引发舆情,应该是此片的高潮,这也是刘伟驰的“红毯人生”反转的时刻。他决定做回真正的自己,不在“假面”中生活,公布对这一事件的真实看法。进而,刘伟驰也让我们受到这样的教育:人生可以输,但不可以逃。

    宁浩或许是想通过此片告诉我们,“即使功成名就的影帝,也不算大人物,他只不过是个普通演员”,他们也有自己的寻常人生。但在以喜剧打动观众的“贺岁档”中,这种所谓“高级喜剧感”中的深沉,却是不合时宜的。

    宁浩或许想从“疯狂”中突破,以大量的细节和隐喻来说明问题、塑造人物,但恰恰因此失去了以前让人一路高潮到底的快乐“直给”,而失去了喜剧应有的张力。这是导演宁浩的江郎才尽,还是他喜剧创作的迷失?

    从影院中出来,我看到影厅放置的《红毯先生》的海报,上书宣传推广语:“优雅喜剧,会心一笑”——我却只能报以黯然一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