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四明周刊·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2月1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辣滚烫》:赢自己一次

清 宸

《热辣滚烫》海报

    春节档的《热辣滚烫》一片是贾玲继《你好,李焕英》之后又一部自导自演的作品。影片可谓未映先热。媒体和大众的关注点早早聚焦在了贾玲“一年之间减肥一百斤”的话题上。当然,看过电影的观众,确实看到了体态匀称、一身肌肉的贾玲,并为之震撼、赞叹、动容。这些其实都是《热辣滚烫》之外的元素,贾玲自己也说:“这部电影跟减肥无关,甚至跟拳击关系都不大,这是一部讲述善良的人如何找到自我,学会爱自己的电影。”片中女主杜乐莹曾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以至自我厌弃,意欲一了百了。好在,最终她完成了自我蜕变,自我救赎。

    话题纷纷,舆论扰扰。笔者且从电影本身的层面谈谈个人对该片优缺点的一些感想。首先,相比于在2021年春节档创下54亿元票房的《你好,李焕英》,贾玲这位“半路出家”的导演此次在电影执导技法上的进步有目共睹。如果说前作多少有种“放大版喜剧小品”的意思,只会用语言来推进情节、演绎故事的话,那么到《热辣滚烫》,她已能娴熟地通过镜头来表现人物、诠释内涵了。尤其对全画幅固定镜头、蒙太奇、闪回等技法的运用,相当厉害。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那个固定镜头:当乐莹被表妹利用后,拖着沉重步伐,万念俱灰地从风雨中回到出租屋。随着主人公身影往上走去,“Z”字形楼道里的感应灯渐次亮起,熄灭。其实,通过后面乐莹参加拳击比赛时,倒地后回忆的片段,我们会知道,那晚她选择了跳楼。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有种宋代《悟道诗》里“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的生命感。乐莹睁开眼睛,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她决定去学习拳击。这里顺道也说一下后面主人公在赛场上,过往种种重现脑际的闪回镜头:妹妹的夺房,男友的劈腿,闺蜜的背叛,亲戚的耍弄,所爱之人的无情无义……这个镜头大幅夯实了整部影片的精神内质和艺术高度。

    其次,就是激动人心的练拳过程:春、夏、秋、冬……一年光阴,原本肥胖到走路都有种“挪动感”的乐莹挥汗如雨——她是豁出命在锻炼。大银幕上一个个高难度的健身动作,极具专业技巧的挥拳镜头。这时,相信再理性的人,再明白“乐莹”才是角色、贾玲只是演员的观众,都会将这两者“混淆”起来。而我们对于这位女性的感佩之心也在一帧帧真实递进的画面中油然而生。这一系列镜头将杜乐莹整个减肥减脂,练出腹肌、马甲线的过程呈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当穿着白色运动上衣,戴着红色拳击手套,从后台通道,一步步踌躇满志走向赛场的乐莹出现时,我难以想象那近乎刀劈斧削般健美身材的背后,她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再次,《热辣滚烫》的不少细节镜头很不错。譬如,懒人熟稔于用脚去关电视机遥控器;刚刚强装硬气,拒绝了妈妈给的两千元钱,付房租时又准备要钱,可在妈妈发来一条“女儿,这回你让我刮目相看”后顿觉尴尬,正犹豫着删掉要钱的信息,妈妈的两千元转账已经到了;想放大自己心仪男生的微信头像看一下,不小心误操作,图片没放大,倒是“拍了拍”对方……这些都是相当生活化的内容,有点小搞笑,更多的是真实。

    《热辣滚烫》精彩、励志,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碧玉微瑕,情节建构扁平化,线索矛盾单一化。很多时候,贾玲不得不采用以配乐推动情绪的手法,可见纯靠表演,还是力有不逮。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于导演和主演都是贾玲。不难发现,贾玲总在自觉不自觉地给予观众一种“人戏合一”的观感。李焕英是“贾玲”的母亲,母女亲情借助电影输出,很容易引起大众共情。《热辣滚烫》又使我们对“乐莹”和贾玲“傻傻难分”——当我们欣喜于乐莹从讨好型人格蜕变为自信型人格的凤凰涅槃时,更被原本可以靠着胖乎乎的讨喜形象,继续通过演喜剧小品保持成功事业的贾玲震撼到:她壮士断腕般转换了自我形象,勇敢地尝试起另一条奋斗之路。

    影片的结局,就世俗层面上而言,乐莹“输了”。但赛后的乐莹真的“不仅变瘦了,而且变得更强了”。身材的变化只是外在,内心力量的充足才是内核。昊坤向她发出邀约时,她云淡风轻地来了句“看心情”。这种潇洒的背后,是真正的勇气和力量。人只活一次,要为自己活!这才是更高价值、更深价值、更广格局下的“赢”。“赢”就一定要把别人打趴下吗?赢是战胜自己,提升自己,释怀自己!哪怕被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拳头屡屡重击后,鼻青脸肿,口吐血沫,也要有能力挽救自己!

    片尾彩蛋中那个穿着白色衣裙,独立海边,长发飘飘的贾玲真美!更美的是她的自信和坚持,以及她通过《热辣滚烫》贡献给每一位观众的精神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