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四明周刊·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习惯带来的“惊喜”

李广华

    正月初七,年渐渐远去。

    穿上厚羽绒服,戴着棒球帽,又将羽绒服的帽子也一同扣到头上。我沿着霍林河大街朝西走,没几步,羽绒服的帽子便戴不住了。其实北方的天气此刻没那么冷,穿戴多了,有点夸张的感觉。

    我们约好,几个人要在11点钟赶到金龙苑小区碰头,一起聊天。节日期间,长久不见的亲人间,最好的亲近方式就是聊天。聊天,不限范围,不只是家长里短,天南海北,什么都聊。

    快到指定地点时,我猛然瞥见小区南面的店铺中有个“青年书社”,开始以为是年轻人读书交流的地方,有点书吧的意思。心想:这家的主人必是当下青年,应该很潮,在居民小区院外,又不是闹市区开“书社”,很有情调。

    可走近一看,是家书店。

    多年来,我养成个习惯,见到书店就挪不动步,总想进去逛逛。

    一进门,卖书的问我,需要什么,她可以帮助找找。

    “谢谢,不用了,随便翻翻。”我回答。

    她便自忙活去了。不一会,飘来煮泡面和火腿肠的味道。

    搜索几个书架,随便抽出几本翻看。最后,目光落在“语文”格子上,抽出教育科学出版社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5年中考 3年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一书。据说,此套书籍为教辅材料中的“天花板”。在翻看目录时,一篇文章的标题,闯入我的眼帘——《导游嘎丽娅》。看到这几个字,我长长地舒口气,心里说:终于有结果了。

    这是我发表在2020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第七版上的一篇小文。写的是早些年去俄罗斯赤塔州游历,接待我们的导游叫嘎丽娅。那时,她60多岁,还在工作。在交流中,她为我们解答了不少有关俄罗斯历史的问题,还带我们到原始森林去游览。她一边解说,还一边留意路边草丛中生长的蘑菇,见到,便采摘下来。我们一行人也热心地帮她寻找,发现后,立即揪下来递给她。

    “不可以这样。”嘎丽娅马上制止道。

    “为什么?”

    “要用小刀贴着地皮割,这样,蘑菇的根还在,可以继续生长。如果连根拔掉,就再也无法生长了。”嘎丽娅一脸的严肃。

    她的举动,让一群人感到有些诧异。说诧异有点轻,简直是受到了一场教育。

    好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总有一股写出来的冲动。在博客火热的年代,以此为内容,我写了篇博文,获得不错的点击量。但还是觉得不解渴,凭此文的寓意,还应进一步扩大阅读范围。于是,我按照《人民日报》版面留下的邮箱地址,投稿过去,没过一个月,在国际副刊版发出。

    看到报纸,当然是兴奋了。可我心想:这篇文章还应该被转载。

    之所以这么认为,并非我贪得无厌。从嘎丽娅的境界看,她一是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负责,有问必答;二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到了完全自觉的地步。而当下,很多人所缺乏的,恰恰是这两点。她用行动,教育了在场的所有人,给人们做出了表率。

    可三年多过去了,没有任何被转发之类的信息传来。

    幸好,我这次利用回老家过春节的机会,得闲逛书店,翻到此书,该文章赫然躺在里面,否则还在傻傻地等待。

    这有点像古人的一种期盼,征夫离家赴疆场,妻子每日担忧,盼着夫君归来。可春去秋来,杳无音信。殊不知,此时的丈夫早已立功凯旋,于京城做起了大官,博得妻妾成群,而那个傻婆娘,还在苦苦地等待……

    逛书店,在我看来是个好习惯,在那里可以翻阅,可以浏览,还可以下手。这让我想起十余年前,有一次去上海,在等地铁时,看到身边开有许多店铺,恰好有个小书店,里面有个摆放新闻书籍的格子。我自然地拐进去,扫一眼,看到一本书脊上写着“百年新闻标题经典——1900—2000”的书。当时,我并未急于动手去抽,而是在书架前作了个判断,里面应该有我的一个标题。抽出一看,果然在1997年份,《种树“种到”联合国》赫然在目,着实让我激动一番。

    今年的2月16日,也就是正月初七的上午,天气晴好,在通辽霍林河大街边的“青年书社”里,我又找到了多年前在上海翻书的那种感觉。

    这个惊喜,仿佛让整个春节的意义都扩大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