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3月0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入得菜场与出得菜场

    罗鹏飞

    余姚“菜场女作家”陈慧创作的散文“热辣滚烫”,接地气,聚人气,有志气,扬正气。央视、《浙江日报》等众多媒体报道过她的散文品质及长期隐忍的生活状态。她于2018年出版《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2021年出版《世间的小儿女》,2023年底出版《在菜场,在人间》。一个在菜场里卖小杂货的流动小摊主,一个每天把时间掰开来用的人,竟然能接连写出如此质朴无华、干净利落、耐人寻味的文字,着实让人感佩。

    新著《在菜场,在人间》成功塑造了在菜场讨生活的底层群像,包子铺的师傅、杀猪贩肉的屠夫、头脑灵活的捕蛇人、收废品的“破烂王”、修鞋换锅底的手艺人、靠种庄稼换取生活费的农民……陈慧笔下,是喧闹菜场中的众生相。她写市井百态、红尘冷暖、街谈趣事、花鸟虫鱼,更写一个个平凡生命在竞争激烈的夹缝中不竭努力求生存的样态,鲜活的人物个性和浓郁的人间烟火气跃然纸上。

    “春江水暖鸭先知”,菜场不仅仅是陈慧谋生的场所,还是她对这个社会的瞭望窗口。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格外注重对当事人生活横断面细节的还原与人物心理的剖析。她细致描述每个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经历,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人物面临困境时的心路历程与不屈不挠的坚强毅力,以及最终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使读者在品味文字之美的同时,能够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与攀援爬坡的奋斗姿态。

    作者与《在菜场,在人间》里的人物群像,可互为镜像,他们的共同点是平凡人演绎出不平凡的壮举。每天清晨在四明山区梁弄菜市场路口摆摊的陈慧,小推车上是日用百货,诸如热水瓶塞、打火机、塑料绳、牙签、袜子、剪刀……上午卖货,下午进货,或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阅读和写作,这是陈慧的日常,周而复始,延续已久。时间没有辜负既有灵性又十分勤奋的陈慧,她不经意间与周遭的环境、人物、事件相融。文学赋予她一双专注观察底层人们生活的眼睛,她将平行的视线投注在顾客、旁边摊主、乡居邻舍上,将他们的寻常生活如实记录。这种“日常生活”的个体叙事方式,变成了人们生活中触手可及可亲可爱的一部分,被还原为一种生动的、接地气的客观存在。阅读她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层愉悦的享受,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能从作品人物中汲取负重奋进、向上生长的精神力量。

    陈慧《世间的小儿女》被《文学报》列入2021年8月好书榜,《在菜场,在人间》被《文学报》列入2024年2月好书榜。一个乡野作家的作品,在很短时间内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这是对她默默付出辛勤劳动的充分肯定与厚重奖励。

    菜场是个微观社会,《在菜场,在人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部可信度超高的微型调查报告集。陈慧扎根于菜市场,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是她谋求物质生活的保障,也是她文学创作的源泉。她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些“菜场文学”是从她脑子里、心里生发出来的,别人无法模仿。

    每个作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句子。“阿瓜的脸圆圆的,两只腮帮子堆满了肉,所以他的鼻子只能委屈地在两坨肉之间塌着。鼻子塌着,嘴唇偏偏不肯服输,厚厚的凸出了一截子。”(《阿瓜》)“他笑起来喜感十足:嘴角和太阳穴紧急‘会师’,满口异军突起的大黄牙噌一下龇出嘴唇。”(《戆头》)陈慧的写作语言已自成体系。在她的文章里,句子不再是僵硬的文字排列,而是表情达意的独特方式,说话人的神情、口气、性格、思想境界、真假善恶,呼之欲出。这是由写作者传达出来的综合气质,这构成了陈慧“自己的句子”。

    陈慧是能将谷壳搓成绳子的高手。她入得菜场,也出得菜场。她以锐利的目光勘察人性之不同,然后付诸文字,追寻文学温润人心的恒常之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