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传媒变革的当下,流量经济迅速崛起。流量经济依托特定平台,汇聚物资、资金、人才等资源,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并向周边地区辐射经济能量。从实践看,流量经济能有效推进文旅产业融合,促进业态模式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释放旅游市场消费潜力。当前,宁波正加快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焦数字化、融合化等方向,制定了相关实施意见和“十四五”规划,提出“一带三区”布局和重点板块,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在打造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传媒变革对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的影响,更好发挥流量经济赋能文旅产业的作用。 一、流量经济对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和促进文旅融合作用明显 流量经济能与文旅产品产生相互促进效应。流量经济通过赋能文旅产品,将游客置于旅游产品的核心地位,从而有效迎合游客多变的、个性化的需求,进而能在短时间迅速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在此基础上,流量经济能进一步助推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结构,根据旅游者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和升级旅游产品。 流量经济能迅速激起出游兴趣带动消费。我国旅游消费潜力巨大,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无论是短视频、电视剧、音乐节、艺术展,还是特色美食,通过新媒体传播“出圈”,都能成为游客踏上旅途的诱因。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旅行、内容创作,又进一步增强出游的体验感。 流量经济能驱动文旅产品创新升级。现在,“95后”年轻人成为旅游主力军,该群体倾向于选择具有特色和个性化的旅游方式,如冰雪游、年俗游、打卡游、生态游、科技游、影视IP主题游、特种兵体验、City Walk城市漫步等。特色游的兴起,或多或少与流量经济相关。 流量经济能催生文旅消费新热点。如哈尔滨的冰雪旅游、贵州的“村BA”和“村超”乡村体育赛事以及《繁花》等文化现象,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活力。在流量经济的赋能下,文旅产品正朝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现今的消费者,更注重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二、我市具备流量经济赋能文旅融合的条件与潜力 旅游基础坚实。宁波拥有各类酒店1756家,其中星级酒店75家、五星级酒店21家。景区众多,4A级以上38处、5A级2处,1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交通网络便捷,如,宁波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143条。气候条件宜人,四季温和湿润。此外,宁波菜以鲜咸合一著称,富有特点。2024年春节假期首日,宁波全域共接待游客120.6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了62.49%,比2019年增长了34.14%。 城市开放包容。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繁荣的海洋贸易促进了城市的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宁波是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得主,宁波精神深刻诠释着宁波人的气质。宁波通过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展现城市开放包容的风貌。 新媒体影响力不断上升。宁波拥有308个官方新媒体账号,比如,“甬派”作为宁波本地新媒体佼佼者,注册用户突破650万。再如,宁波荣膺中国城市国际传播示范案例。宁波在四大海外社交平台积极发声,吸引45万粉丝,内容覆盖3.9亿人次,有力助推了宁波文化的全球传播。 三、流量经济赋能文旅深度融合和消费潜力释放 一是盘点有“出圈”潜力的文旅资源。盘点好资源,打造好项目,才能等“风起”,发挥流量经济的赋能作用。要梳理老外滩、天一阁,慈城古县城、鄞江古镇、鸣鹤古镇、前童古镇等古镇资源,梳理港口相关的游轮体验、港口特色露营等项目,梳理帆船、网球、羽毛球等国际赛事项目,梳理宁波菜特色、加大“甬城百碗”的推广力度。 二是做好市场调研,谋划贴近游客需求的文旅产品。坚持市场导向,利用旅游大数据分析工具,深挖游客需求。可利用古镇资源,探索开发如古城寻宝游戏、历史角色扮演等个性化文旅产品。在节假日、国际赛事、博览会等流量高峰期,探索推出特色主题旅游活动,提高曝光率。挖掘老字号资源,举办美食节、美食探店等活动。探索与科技公司、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做优旅游体验。 三是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复制和探索产品“出圈”。加强创意内容与互动式体验,为重要旅游产品制定独特的宣传主题和视觉风格。加强线下活动与社交媒体直播结合,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参与和传播。加强媒体投放与数据监测体系,根据目标受众的访问量、转化率、用户反馈等数据,制定社交媒体广告、搜索引擎营销、视频平台广告等媒体投放策略,确保宣传效果最大化。 四是培育复合型人才,推动宁波文旅传播创新。积极与专业培训机构联手,打造文旅业务与流量经济运营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育项目。积极建立文旅内容库,如“千年甬流传”古城旅游景区、宁波湾、老外滩实景剧等助力网红创作优质内容。积极搭建与网红、MCN机构的合作桥梁,推动资源共享和品牌共建,提升宁波文旅品牌影响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优质内容,持续发挥流量经济的赋能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