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鸣 在封建官场上,跟人是常态。常言道,“朝中无人莫做官”,一旦进入官场,就要寻找靠山与后台,以求升迁。于是乎,人人想方设法跟人,跟主考官,拜师门下;跟朝中同乡,笼络感情;跟权贵,人身依附……抱成一团,相互照应。但也有例外,比如,曾国藩为官从不跟人。 近读《曾国藩传》(张宏杰著),发现曾国藩是个能跟不跟,拉伙不入的人。靠真才实学和对清王朝的贡献,走到了人臣之极的高位。 穆彰阿是道光年间最得宠的大臣,任军机大臣二十年之久,是曾国藩参加进士和翰林大考时的主考官,有师生之谊、提携之恩。但曾国藩与其交往始终保持正常范围,没有特别亲近。后来穆彰阿倒台,曾国藩没有受到牵连。权臣肃顺曾推荐曾国藩任两江总督,但曾与他没有私交。慈禧发动宫廷政变,肃顺被杀。在他家里搜查到很多私人信件,没有一封是曾国藩的。曾国藩不但无事,还深得慈禧信任,被认为是个正人君子。 醇郡王奕環想壮大自己在朝廷的势力,很想跟曾国藩交往,拉他入伙,两次托人给曾国藩带信。一般人对这样的亲贵,主动往上靠还来不及,曾国藩却连他的信都没回,只给带信的人回了信:“朝端贵近诸公多不通问,未便于醇邸特致私爱。”明确告知,他的原则是,不和朝廷上的那些亲贵人物私人交往,醇郡王也不能例外。 当然,说曾国藩一点不跟人也不确切,不跟别人,跟皇上还是跟得挺紧的。当年他母亲亡故守孝在籍,皇上下旨让他协办团练,他尽全力创建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成功后,他摸透慈禧担忧他拥兵自重的心思,未等朝廷下令,主动裁撤湘军,让慈禧放下了心。曾国藩因此不但没有遭到“兔死狗烹”,反而升任为直隶总督。 曾国藩为什么能特立独行,为官不跟人?笔者看来,原因在于曾国藩人生格局大,立志高远。深受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熏陶的曾国藩,年轻时便立志做“圣人”“完人”,写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誓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旨在经邦治国、立功立德立言。他一日三省吾身,“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于册”,连多看了朋友妻妾几眼,也在日记中记下来,痛切自责一番。并将日记给朋友们看,让大家来监督他。有这样的人格和志向,怎么可能去搞歪门邪道、投机取巧、攀附私人、自降人格呢!此外,曾国藩深知官场险恶,跟人有风险。跟人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跟对了,升迁也许很快;但如果跟的人倒了,自己也会受牵连,跟着倒霉。假如曾国藩与穆彰阿抱成一团,假如在肃顺的家里发现了曾国藩的感恩信件,可以想见曾国藩的仕途必定中断。曾国藩见多了官场中的起起落落,与其拉关系、找靠山、走捷径,整天揣摩上司喜恶,低三下四,阿谀奉承,身心俱累,不如“勤于供职,署中办事无虚日”,老老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踏实安心。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封建官场跟人之风并未绝迹,“圈子”文化仍有市场。曾国藩能做到为官“不跟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却做不到。曾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的著名作曲家劫夫,作了一辈子曲,最后一曲却让他身败名裂。“四人帮”倒台前夕,劫夫误判形势,主动投靠,给其中一人写了一封效忠信,结果被审查数年,最终在郁闷中病故。党的十九大后查处的孙立军案,涉及多名公安政法系统的省部级高官。他们奉“跟老虎吃肉,跟狗吃屎”为信条,以为跟着孙立军这只“虎”,就能吃香喝辣、飞黄腾达。没想到孙立军是个经济上的“贪财鬼”,政治上的“野心狼”。随着孙立军的垮台,他们一个个进了牢房,毁了前程。 更可悲的是,还有被跟的毁于跟的。有心术不正的势利小人投领导所好,百依百顺,为虎作伥,帮领导敛财掠色,拖领导下水,一旦有把柄在手,马上翻脸要挟领导为己办这办那。又有下面胡作非为出了问题,拔出萝卜带出泥,牵扯出上面的后台、保护伞。 鉴于此,从大处讲,跟人有违法纪,不合规矩;从小处讲,跟人有损人格,风险很大。故奉劝官场之人学学曾国藩:为官“不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