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宁波/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1月15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助力成长 善举温暖人心

  宁波国家高新区东方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爱心义卖。

  从一次幼儿园里的爱心拍卖开始,6年时间,累计筹得爱心基金21多万元,帮助11个孩子度过了缺乏亲情关爱的幼儿岁月。在宁波国家高新区东方幼儿园里有这样一个群体,老师、家长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起,年复一年地传递着爱的行动。伟大而又无私的关爱既帮助了那些孤苦无依的孩子,也温暖和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这一幕让老师和家长忍不住落泪

  不久前的一天,记者跟随宁波国家高新区东方幼儿园的“爱心大巴车”来到奉化市中塔路的奉化福利院,看望收留在这里的11个智障孩子。这些孩子大部分是被父母遗弃的残障儿童,有的是先天性的脑瘫,有的是先天畸形,他们当中最大的已经20多岁,最小的才不到3岁。幼儿园的王凤娣园长在家长QQ群发布了这些残障孩子的情况后,家长们纷纷表示愿意伸出援手,老师和家长们带着孩子们一起送去了很多食品、玩具和衣物,几个园里的老师拉着福利院孩子们的手唱起了《感恩的心》和《明天会更好》。

  “他们因为生理缺陷无法享受一般孩子的生活,谁了解这些后都不会无动于衷。”幼儿园郑书记动情地对记者说。看着这些孩子天真无知的表情,老师和家长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其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当时,一位四肢残疾的智障男孩坐在轮椅上,歪垂着头,流着口水。“一般孩子看到都会害怕,缩到父母身后。”家长说,中班的5岁小男孩庄子杰却走到他面前,将一袋旺旺仙贝,主动塞到“哥哥”手里。“哥哥”一抬手,饼干顺势滑到了地上。谁也没有想到,小子杰竟径直过去,捡起饼干,将包装袋撕开,把饼干喂给男孩吃!看到孩子这么懂事,老师“意外”之余,颇感欣慰。

  爱心之旅始于一个难忘的眼神

  东方幼儿园的献爱心行动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年4月,来宁波康复中心看望朋友的王凤娣偶然感觉一个小男孩在盯着她看,那双干净清澈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我就感觉当时孩子不想让我走,想说话却又说不出来。”王凤娣在回忆那个眼神时依然记忆犹新。向医院了解后才得知,孩子名叫王宇森。当时只有3岁的小宇森患有先天性聋哑,父母也都是聋哑人,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离家出走,一直和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全家的生活仅靠宇森爸爸每个月打零工维持……这事让王凤娣久久不能平静。她思来想去决定号召全园的老师家长一起来帮助这个孩子,王园长把想法和老师、家长们说了之后,马上组织了一次“手儿牵心儿连”的爱心义卖活动,老师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绣拿出来拍卖,当场拍得善款3.6万多元,幼儿园当即决定,成立爱心志愿者团队和爱心基金会,由家委会统一管理和使用善款。6年来,这场爱心长跑始终没有中断过,基金会不仅承担了小宇森幼儿时期的治疗和学习费用7万多元,为他送去爱心物资,还常常带小宇森到园里参加各种活动,让他感受到温暖就在身边。而小宇森也在她们的帮助下植入了人工耳蜗,学会了说话,如今已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读书、成长。现在小宇森已经是一名2年级的学生了,当记者来到他慈溪的家时,墙上已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奖状,班里的老师告诉我们他学习成绩不错,孩子乖巧懂事,也比以前愿意与人交流了。离开的时候,小宇森还让我们带回了给幼儿园老师们的一封信,他告诉老师们他的学习和生活的近况,说很感谢老师们阿姨们无私的帮助,会好好学习报答她们。

  爱心的脚步不会停止

  多年来,幼儿园的爱心足迹走过了很多地方,奉化、鄞州、慈溪,甚至贵州。资助的对象在一批批增加,献爱心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善款也越来越多。现在东方幼儿园已经将每个新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六作为爱心义卖日,组织老师和家长进行爱心义卖,平时老师们会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些捐入爱心基金,而善款由家委会中几个财务专业的家长打理,使用必须由家委会、老师和园领导三方确认签字才可支出。2011年的六一儿童节,东方幼儿园4位园领导还专门结对了奉化班溪小学的4个孩子,当起了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如今,一年一年过去了,随着幼儿园里的孩子逐渐毕业,家委会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爱心资助的脚步,却从未停止。王园长告诉记者,她们要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也希望这样的举动能感染园里的孩子们,让他们的童年能在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中度过。

  徐文燕 张力拉 李航吉 文/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