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副刊/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隘寻踪

  乌隘大屋
  乌隘大屋外景

  赵晨沙

  乌隘,属江北区甬江街道压赛村,坐落于环城北路东段一侧,以乌姓族人始居故名。隘,普通话读“ài”,用于地名,意为狭窄、险要的道路;宁波话读“gà”,是地名特色用词,地区文化意味深长。 

  追溯宁波乌姓的来源,据现存于天一阁的民国《迁鄞乌氏盛房支谱》记载:“始祖觉省公始迁以来世居镇海县西管乡。”西管旧属镇海县,宁波的乌姓始祖觉省公及后世聚居于此。又据日本学者本田治《明代宁波沿海地方的开发和移民》一文考证:“乌姓先世河南颍川望族,明末清初有兄弟逃荒来此,以烧窑为业,建成村落。”颍川,古郡名,为历史上除京师之外的大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黄帝生于此,夏禹建都于此,是中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 

  大约在清乾隆年间,宁波乌姓自乌隘迁鄞。乌姓聚居地原分东乌和西乌,各有祠堂一座。东乌,即今乌隘自然村;西乌,即今西管附近,于1951年扩建庄桥飞机场时废。

  临近村口,只见乌隘河由北往南穿村而过,周围民居沿河而建。在一棵大树底下,一座古桥横卧两岸,这就是村民所说的乌隘桥。该桥是一座单孔平板桥,于咸丰二年(1852)重修。桥两侧为青石栏板,长2.6米、宽0.47米、厚0.18米。桥两端均施望柱,望柱呈长方形。栏板外侧中间横书“乌隘桥”三字,一边直书“咸丰壬子秋日”六字,另一边直书“乌姓重修”四字。桥旁商铺林立、人来人往,为整个村落的活动中心。岸边至今残留几个硕大的石构件,供农闲之余村民在此驻足歇息。整座桥透着岁月斑驳青幽的色彩,成为该村历史兴替见证。

  深入村内,乌隘134号民居是一处典型的清代江南风格四合院。院落布局规正、做工考究,保存基本完整。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倒厅、正厅、两厢及东西偏房组成,占地面积约1813平方米。由于规模巨大、气势宏伟,当地人俗称乌隘大屋。整座建筑前进为硬山顶,五间二弄,东侧一弄置大门,北置廊,明间倒厅采用中柱落地,前后双步,穿斗抬梁混合结构,隔墙采用小磨砖砌筑;后进为重檐硬山顶楼房,前置廊,面阔五间二弄,明间正厅为穿斗梁架,进深八柱九檩,后加一双梁。 

  据村中90岁老人乌国华回忆,乌隘大屋为清晚期一乌氏族人所建(“显”字辈,佚名)。相传他早年为考取功名,埋头寒窗苦读。因为禀性聪慧、才思敏锐,很受清廷礼部侍郎、浙江学政胡瑞兰的赏识,于是收其为门生。胡瑞兰,同治、光绪两朝轰动一时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复审官员。能拜于胡瑞兰门下,可见他的出众之处。该乌氏族人在金榜题名、衣锦还乡之时,修造乌隘大屋,以光耀门庭。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屋南边正门还悬挂有胡瑞兰题写的匾额一块,门前左右两侧各立有旗杆石一座。民国时期,大屋的产权为乌氏“传”字辈芸芬、芷芬、芨芬、瑞芬、维芬、有芬六兄弟共有,其中芸芬、芷芬分得房屋东首,另四兄弟分得房屋西首。后来,乌芸芬离开宁波前往上海经商,长期在沪定居。 

  乌隘大屋后边紧贴墙有一方池塘。池边竖一石碑,碑文如下:“禁止池内澡身濯足及放牧鹅鸭、洗浣衣服被褥污秽物件,如敢故违,从重议罚,决不情宥□(此字不清)。此谕知。光绪甲午夏,思议堂主人啟。”这方池塘分明是作为饮用水源而开凿使用的,为保水源清洁,立下了村规民约,在当时实为族规,从池塘一侧条石痕迹看,水池与乌隘河曾相通。现今,这条“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通道已变成机耕路。 

  跨过乌隘桥,是一条蜿蜒绵长的小巷。两边是低矮的旧式民居,旁有多条小弄横穿其间。小巷尽头是一马平川,在田野与民居交界处有一块空地,新建了乌隘凉亭。原亭早已损毁,只留下一根长形石柱,一头凿有卯榫凹槽,分明是用来嵌入横档木梁的,静静躺在附近一座老屋的篱下,任风雨侵蚀。昔日,正是乌隘的凉亭、石桥、大屋营造了江南河网地带小村古雅的风情;而今,这种风味已渐行渐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