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波 久居古村的人对身边的景物大都习以为常,出门在外的游子对乡土文化又不甚了解。但是,对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花甲老人来说,故土乡音有一番别样的美丽。应义植的老家在章水镇蜜岩村,他十三岁参军,转业后在宁波市区工作,直至退休才有机会在老家蜜岩常住。 蜜岩村位于鄞西山区,2005年列入宁波市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村。应是蜜岩村的大姓。应义植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讲述乡土故事,这些故事有真实的,也有传说的,他为自己家乡有如此丰富瑰丽的历史文化积累感到自豪。真实的历史需要传承,民间传说源于生活,那里面包含了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值得记录流传。应义植觉得把这些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出来很有意义。 目标确立了,真正要付诸行动难度重重。应义植小学未毕业就去参军了,到部队后,虽然有机会到航空学院深造,但读的是飞机工程机械专业,与文史写作搭不上边。然而对乡土的眷恋和热爱激励着他,白天走村入户听老人讲述前尘往事,晚上回家学习电脑打字图片处理,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一张图一张图地发送,为搜集资料,他还学会了上网开博客。那段日子里,应义植随身携带的除了纸和笔以外,还有一台数码相机,把自己搜集到的文字材料写成一篇篇长短不一的文章配上图片发到博客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点击量与日飙升,特别是一些在外地的蜜岩人纷纷留言,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乡情。 在蜜岩村委会的档案室里,静静地躺着一部古书,这是一部由理宗皇帝敕封的《蜜岩显爵应氏宗谱》,也是宁波地区唯一一部完整的应氏宗谱,宋明清以至民国时期都有修整,现藏本为1947年精修,屈指一算,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了。应义植看到后如获至宝,他一页页翻阅,一字字研究。有一回,应义植在与一位外地的应氏后人网上交流时得知有人从故宫博物院影印来上下册的《应氏人物家传资料和朱卷》,便想方设法联络上该人,通过资料交流获得《应氏人物家传资料和朱卷》。该书系清代科举应氏人物家传资料和朱卷选集,对研究应氏历史、人物、源流、迁徙、官职、功绩很有价值,书中的十二位应姓人氏中有三位是四明应氏。应义植通过对这本秘籍和保存在蜜岩村档案室里的《蜜岩显爵应氏宗谱》的对比研究,发现明州应氏的始祖是应彪。 应彪为唐长庆年间明州刺史,现在蜜岩村边的蜜岩庙就是专门为他而建的。在宁波人的记忆里,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座桥。公元823年,应彪下令组织工匠在奉化江近三江口处,连舟十六艘,用篾索联结,上铺木板,架起了奉化江上的第一座浮桥,也就是灵桥最初的状态。 应义植说,这些年,为了搜集应氏资料,他北上南下,先后到访了四川、山西、河南以及省内的永康、义乌、慈溪等地,市内的应氏后裔聚居地慈城、东钱湖、下应就更不用说了,他用相机捕捉着行将消失的历史痕迹,用文字记录流传在民间的片言只语,至于枯燥的方志古书,更是一遍遍细细咀嚼,努力做到不遗漏精彩细节,《山海经》、《四明丛书》、《四明谈助》、《鄞县通志》等史书成了他案头常用常新的工具书,至于蜜岩村里的古井、老屋、小巷、里弄,他闭上眼睛都能一一历数,就这样,在历史的瓶瓶罐罐、在故乡的老桥古宅、在山间的墓道小径中,他寻寻觅觅,量量测测,沿着历史的长河溯流而上,挖掘着搜寻着。 在与越来越多的应氏后人的交流和共享中,应义植的资料积累越来越丰厚。一次,他从网上了解到慈溪有位方志收藏者手里有一本1936年版的《鄞县应氏宗谱》,比蜜岩村里的那本要早十来年,应义植记下地址兴冲冲地找上门去,却发现是一家商场,只好空手而回。但他天天记挂着那本宗谱,后来在文史部门朋友的陪同下再次前往,终于看到了那本宗谱,他想高价买下来,无奈对方不肯出手,只同意拍照,应义植耐心地把一页页发黄的宗谱小心地拍下,回来后做成影印本,尽管如此,他也很满足了。 2011年,经过几年呕心沥血的搜集写作,二十余万字的《蜜岩千古情》出版了。这是应义植辛勤付出的成果和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