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澄泥砚背面 |
□刘英杰 平时我对古玩地摊上的东西不大上心,近日在一“老摊”瞥见一澄泥砚台,细看之下有些意思,尤其是其刻画诗文饶有趣味。 砚台取自墓碑形,又不十分工整,有随形就意的洒脱,正面十分简洁,没有任何图案雕镂,近边缘处因形就势。砚台底部有诗云:人爱其色鲜,我爱其形古,如璧复如圭,不失本面目。下面的题款为:咸丰甲寅年制,作者为枫林氏。诗意明白如话,概括了澄泥砚的形态意趣,十分精当,煞是洒脱自如,有诗文翰墨配以澄泥美砚,也算是宝贝一件了。 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河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因其它三种均为石砚,唯有澄泥砚是泥砚,故历史上有“三石一陶”之说。澄泥砚的前身即为陶砚,它以沉淀千年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且加入独特的工艺烧炼而成。 澄泥砚是在陶砚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陶砚相较于石砚在形制及表现技法上较为灵活,且制作简单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后来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其耐磨性不好,且陶吸水性很强,墨存放时间不长,这都还不是陶砚最大的弊端,更大的是陶本身比较粗糙,其实在烧制好之后本身就有许多裂缝,为日后使用寿命较短埋下了隐患。是以勤劳智慧的人们在陶砚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改进,用千淘百炼的黄河泥沙积淀沉降,窑火升腾,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澄泥砚。 澄泥砚名贵如此,自然是藏市上的紧俏物品,但赝品及现代工艺品较多,如何从中选取到自己喜爱的宝贝呢?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观察:首先是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工艺特点,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你在一件宋代澄泥砚上发现清代书画,不必说必是赝品。具体可分为宋代重“形”,元代粗犷,明代雄健,清代精细。 现代仿品澄泥砚,粗看去砚体泥质坚硬细滑,砚面雕刻细致。不过如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一,砚体大多不是澄泥质,多为石粉与化学胶脂混合铸成,不见金沙闪现,更不能用来研墨。其二,刻工呆板,不似古人风格。其三,印款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