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副刊/连载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1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在东钱湖

  崔海波

  人生到了晚年,寻根问祖的心情可能愈发迫切。前不久,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史氏后人聚集在东钱湖畔的下水村,参加宁波四明史氏冀国夫人叶太君坐像落成庆典,其中有几位来自台湾,均已年过花甲,白发苍苍。

  史永法老先生今年72岁了,三年前才得知自己的根在宁波东钱湖,这次,他风尘仆仆地来到祖先居住的地方,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南宋石刻公园,找寻祖先的零碎遗存。八百多年的风霜雨雪虽然已经洗刷掉太多的记忆,但公园内一尊尊文臣武将蹲虎立马穿越历史,以其古典的静穆,向他述说着一段段传奇。

  史先生说,根据台湾的史姓族谱记载,二百多年前,他的祖上是从福建泉州渡海前往台湾的,所以,一直以来,他只知道自己的祖先在泉州,而不知道泉州的史氏先人是从宁波过去的。四明线史氏的迁徙路线大致是这样的:大约北宋年间,从江苏溧阳迁居到宁波东钱湖畔,南宋一百多年,是史家最鼎盛的时期,到了明朝,一位名叫史祃的人为躲避战乱逃难到福建泉州定居,繁衍子孙,到了清朝,史祃的后人渡海前往台湾。

  去年春天,史先生前往福建泉州祭祖,意外地碰到几位来自宁波的史姓后人,攀谈中才理清祖先的迁徙脉络,于是,到宁波寻根成了他心头的一件大事,这次宁波四明史氏研究会邀请他前来参加宗亲会,史老先生当然很高兴。和他一同前来的侄子史福水提起自己跟宁波的缘分更是感慨不已,史福水之前曾因工作关系五次来到宁波,他说,那时候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根就在这里,但是心里总有一种亲切感、踏实感,这种感觉是他在其他地方出差时没有的。

  东钱湖下水村是浙东四明史氏的发祥地。村后一处不算太豪华的陵墓的主人是冀国夫人叶氏太君,叶太君全名叶玉英,慈溪人,19岁那年嫁给史简,25岁时,丈夫去世,当时叶氏身怀六甲,她含辛茹苦,生下遗腹子史诏,使史家的血脉得以传承。

  史诏曾言:“无母氏,几无史氏矣。”如果没有叶氏,就不会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的史家传奇。叶氏86岁过世时,史诏尽可能厚葬母亲于青山绿水间,尽管如此,叶氏墓最初并没有神道石刻。到了南宋时期,兴旺发达的史家后代感念她“生前苦节耐时光,漠漠幽魂节更长”,增置了墓道石刻,包括文臣、武将、站马、蹲虎、跪羊、石笋各一对。其中石笋是浙东南宋石刻特有的形制,有很多美好的意象:它是“岁寒三友”之一,正直清高;竹的繁殖能力强,寓意多子多福,节节高升。2001年,冀国夫人叶氏太君墓道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概在三年前,宁波的史氏后人发起成立了四明史氏研究会,希望通过搜集、发掘、整理和利用四明史氏历史文化,为下一代留下珍贵的文史资料,传承四明史氏悠久文化。研究会成立后的第一大动作就是为冀国夫人叶太君塑一尊坐像,供后人凭吊追思,叶太君坐像高1.5米,是用香樟树根雕塑而成。

  同样年逾古稀的史玉树先生是泉州人,他是第二次来到东钱湖下水村。几年前,他前往江苏溧阳寻根问祖时,得知泉州的史姓后人是从宁波迁移过去的,马上组织几十人的寻亲团来到东钱湖,站在史家祠堂里,史玉树先生百感交集,激动不已。来自贵州的史攀先生这几年潜心整理族谱,修订完成了《贵州史氏族谱》,据他考证,贵州三万七千多名史家后人全部都是叶氏夫人的后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