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方便”不难了,城市才更文明

  □程绍德

  

  昨天,有市民向本报反映,火车东站搬迁后,还有10多条公交线路经过,然而,原先的公共厕所却关闭了,许多乘客找不到地方方便,一些男乘客只好就地解决,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一下这个问题。(3月18日《宁波晚报》)

  

  不仅仅是在宁波,眼下国内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方便难”的问题。一方面,公厕数量少,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部制定的“每万人一座”这个标准;另一方面,一些公厕由于年久失修、位置分布不合理、标识不明、限时开放等原因,没有很好地发挥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现有的公厕还要因种种原因不断关闭,这市民“方便难”岂能解决?

  火车东站搬迁后,如果原公厕继续保留,至少要安排3名保洁人员负责管理,光人工工资一年就要10多万元。表面上看,这样的投入有些“浪费”,但活人不会让尿给憋死,这里的公共厕所关闭了,有了内急前来“方便”的人在进不去厕所的情况下,只能就地解决。这不仅在客观上“培养”了市民不文明的坏习惯,对城市环境乃至文明形象也是一种污染和破坏。

  改善公共服务环境,不仅仅是加强各类设施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还应该包括开放厕所、处理垃圾之类的民生建设。将钱“扔”到厕所里,看似没有什么效益,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却是一次形象的提升,这是花多少钱、做多少宣传都换不来的“无形效益”。眼下,包括宁波在内的国内不少城市,都在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市,并且不惜投入巨资建设、美化自己的城市。笔者以为,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快捷的城市交通,这些宏观方面的服务固然重要,但是细节服务同样不可忽视。市民和游客如厕方便与否,看似问题不大,却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利益,涉及到城市的文明形象,必须首先解决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