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淡游纪念塔 |
□竺家惠 周淡游墓与纪念塔在奉化城区中山公园东麓,周围苍松翠柏环绕,冬青常绿。墓和塔相距10余米,又和左面的山庄三者联成一个整体,沉积了奉化民国年间深厚的历史文化。现为奉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周淡游(1882―1919),奉化城里东门村人,原名声德,号日宣,淡游是他的字。他是一位辛亥革命志士,是奉化城里最早剪去发辫以示抗清的人。1904年举秀才。1906年入日本东京警监学校,和湖州陈其美(陈英士)为同学。经过陈其美的引见,周淡游结识了孙中山、廖仲恺、戴季陶等革命党人,加入了旨在推翻满清的同盟会。1909年周淡游毕业回国,任奉化凤麓学堂董事,县警察局副董。1911年3月,同盟会在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陈其美回到上海,准备在长江流域发动起义。7月,周淡游接到陈其美的来信,去上海参加中部同盟会成立大会,会上决定由周淡游担负光复浙江指挥联络的全责。于是他物色豪杰之士,并晓以大义,奔走浙东、浙西和上海之间,联络党人。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起,接着浙江光复,周淡游任军政府参议员。不久陈其美起兵上海,他又佐陈攻打制造局(军工厂)。待上海光复,沪军都督府成立,周淡游任军需。当时局势未定,军需供应告急,他多方筹措,四处奔波,又事必躬亲,以致心力交瘁。因他身体羸弱,又素有肺疾,经常咯血,此时加剧,到杭州西湖养病,被浙江都督汤寿潜聘为都督府顾问。不久任金华县令,惩处盗匪,抑止赌风,深得民心。 1913年,孙中山领导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周淡游帮助陈其美负责财务,失败以后,他亡命日本。1915年,袁世凯称帝以后,周淡游在反袁斗争中参与了两件大事:一是和陈其美密谋刺杀袁在上海的爪牙镇守使郑汝成,由周物色刺客人选和指挥,事成;二是和杨沧白、邵元冲等参与策划肇和舰的起义,虽然最终未果,“然挽回民气,使由静而动,为西南义军之先导”(孙中山语)。1918年,奉孙中山之命,周淡游去成都襄助四川省长杨沧白理财政,不久死于任上。孙中山曾发去唁电致哀,并令人安排后事。周淡游虽理财多年,但死后两袖清风,身无长物,唯留一衣箱和常读的数十卷书而已。 周淡游遗体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由他家属归葬奉化,就是现在墓地的位置,初甚简陋。1933年6月,相继修成墓、塔和墓庐。还在墓、塔等镌刻了许多当时显赫人物撰的辞文,实是罕见。墓前面有宽阔的半月形拜坛。下面有假山和水池点缀。墓在文革期间被毁,1984年修复。纪念塔是原物,塔为石质,质地细腻,塔分为三级,塔尖呈剑形,直刺苍穹。下面为方形,连基座高约10余米。四周腰部立面均镶嵌汉白玉石,镌刻当时政要的题词和文辞。正面是“周淡游先生纪念塔”几个字,落款已被挖去,从留下的名和字的两方印章可知是黄郛所题。黄郛是绍兴人,留学日本振武学堂,辛亥革命期间和陈其美、周淡游等共同攻打上海制造局,后来任沪军都督府参谋长。 淡游山庄在墓的左首,即是墓庐,俗称坟庄。现为老年活动室。原来墙壁间嵌有多幅名人书法,文革中被凿平,殊为可惜。现在只留下赵家艺的诗和他的名字。赵家艺,宁波洪塘人,是实业家,同盟会会员,参加宁波光复,和孙中山在日本相识。他和兄赵家藩、赵家荪等毁家纾难,资助孙中山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