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人文/老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0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夏倭豆饭与疙痨倭豆

  □周太福

  

  宁波人俗称的倭豆其实就是蚕豆。立夏前后,自然条件下播种的倭豆开始陆续采摘。新采摘的倭豆绿如翡翠,味道鲜美,巧妇们会把它烹饪成不同口味的各种佳肴,还用鲜倭豆制作倭豆饭或疙痨倭豆,让合家老少大快朵颐。倭豆饭或疙痨倭豆现在已很少听说,而在从前的宁波农村则是司空见惯的便饭便点。

  倭豆饭就是以大米为主料掺入若干鲜倭豆煮成的米饭。由于倭豆饭需要把鲜倭豆连皮一起煮,所以豆子必须是刚采摘的“种脐”(倭豆末端部分)尚未变乌的嫩豆。“种脐”变乌表示种子的成熟度高,皮的纤维化程度较强,就会影响口味,所以必须把种脐变乌的豆子剔除。煮倭豆饭豆子的比例大约是大米的四分之一。豆子洗净后与已浸涨淘洗干净的大米同时落镬并搅匀,加入少许食盐,倒入清水煮熟,就成了倭豆饭。制作倭豆饭是要借助鲜倭豆的美味,有条件的煮成糯米倭豆饭则味道更佳。

  疙痨倭豆是农家别具风味的点心类食品。疙痨倭豆以俗称芦稷的高粱米为主料,鲜倭豆为配料。芦稷是从前宁波农村旱田里常见的杂粮性作物。由于芦稷米皮厚味涩不宜煮饭,除了在端午节前后用作裹芦稷粽之外,大多是掺入四分之一的粳米磨成水粉,制作芦稷点心、芦稷年糕、芦稷溻等。而在立夏前后,在芦稷粉中掺入鲜倭豆制成疙痨倭豆,却是风味独特的时令美点。

  疙痨倭豆的制作方法有两种,第一种较为简便:趁着烧饭的机会,把大米落镬注水。在镬沿上架上竹编的“镬扛(锅架)”,镬杠上摊开洗净的湿布;把芦稷水粉捏成手掌大小的圆形芦稷饼,厚度约一厘米,一个个平摊在镬扛上;再把鲜倭豆一粒粒平卧着半陷在每个芦稷饼中,接着撒入少许食盐。最后盖上镬盖,并在镬盖周围围住湿布以防蒸气泄漏。待饭熟,疙痨倭豆也就蒸熟了。蒸熟后的芦稷饼呈紫红色,而嵌在上面凸起的倭豆粒像是长在皮肤上的“疙痨(一种皮肤病)”,民间就风趣地称之为“疙痨倭豆”。名号虽然不雅,口味却很实在,润滑而柔嫩,并兼有芦稷和鲜倭豆的清香,十分爽口。

  疙痨倭豆的另一种做法是:在芦稷饼上不缀豆子,蒸熟后切成手指粗的条子,把其中较长的条子截成二段;将鲜倭豆倒入铁镬子里注水,加适量食盐煮熟后捞起;把铁镬子洗净倒入适量食油煮沸,再把芦稷段和熟豆一起落镬,然后撒少许食盐快速翻炒,待芦稷段之间将要粘连时,撒上葱末炒匀即可起锅。这种疙痨倭豆经过烹调,口味愈加醇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