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人文/地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05月0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戚家山营垒

  位于戚家山上的戚继光雕塑。记者 龚国荣 摄

  □荆翼宪

  

  戚家山位于甬江南岸沙蟹岭西南角,与金鸡山毗连。戚家山又名七盘山,古名七家山。海拔69米,后人为缅怀戚继光抗倭功绩,改名为戚家山。

  戚继光是山东莱芜人,25岁就被派往山东担负防倭重任。39岁,来镇守宁波等地。在戚家山,戚继光研究总结与倭寇作战经验,创造出闻名于世的“鸳鸯阵法”,把倭寇彻底赶下大海。

  戚家山原是杂草丛生之地,但地势极为险要,前有金鸡山作屏障,后有广阔平原山丘,从侧面可窥视山海形势,既隐蔽,又安全。当战争发生时,能快速地进行伏击,及时调集士兵,是一处得天独厚、藏龙卧虎之宝地。

  清光绪十一年(1885)欧阳利见来到戚家山。他在作战前,亲自指挥将士平整土地,一千多兵士在山顶开路、凿石,花了半年多时间,终于把山巅开凿得如一块大平地,比足球场还要大,凿下来的山石,就地利用,在山顶四周垒砌成数十间营房和城垒(即营垒)。该营垒南北长150米,东西宽50米,周长达数百米,垒高2.25米,宽1米余。在营垒上每隔数米留有瞭望孔和枪孔,远看营垒草木丛生,近看如铜墙铁壁。垒内有操场,3000多平方米。营垒北侧南侧有营门两座,各筑小路一条,直通驻兵各营。当时戚家山营垒,规模宏大,可容兵3000余人,是二线清兵大本营。中法战争时,小港爱国人士乐氏夫人,看到这两条小路高低不平,又窄又陡,兵士行路不便,自告奋勇出资修筑了两条平板石路。营垒建成后,曾为抗法、抗英、抗倭和抗日,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戚继光在戚家山抗倭时,针对明军兵器装备种类繁多、沿海地形多样、倭寇小股分散的特点,创立攻防兼宜、闻名于世的“鸳鸯阵法”。“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每战皆捷。

  星移斗转,经年累月。岁月湮没了戚家山营垒当年的雄姿,但在营垒中部,仍可分辨出营房的痕迹。四周墙体除西南段毁坏严重外,其余部分仍保留基本轮廓,现存墙体残长600米,厚1米,宽13.5米不等,全部用大小块石垒成,局部用土加固。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曾凝聚了不畏强暴、抵御外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材。1996年11月20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口海防遗址之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