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图 龚国荣 摄 |
|
莲花池 |
|
刺史桥 |
□朱泊睿 沧海桑田的三北平原,伫立有伏龙山,其东遥瞰东海,北望杭州湾,南临翠屏山。因其山如巨龙赴海,故而得名。伏龙山,海拔282米,为三北平原诸多濒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 伏龙山峥嵘突兀,孤标一方,山色峻美,草木葱茏,晴天可登高望远,雨天赏云雾缭绕。前人以极高的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描述过伏龙山“八景”:翠竹摇曳“莲塘春晓”;野菊金黄“蓬苑秋香”;雾气弥漫“霜凝丹樨”;亭印碧空“云亭残照”;牧童笛唱“横玉叫天”;河浦绕山“白虹凌空”;苍松叠嶂“后岭层松”和海船来往“杰阁飞帆”。如此形胜之地,曾招来许多名人雅士、诗家墨客在此留下流传千古的佳句与脍炙人口的故事。 伏龙山腰有伏龙禅寺,由鉴诸禅师始建于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伏龙寺历代高僧辈出,从唐开山祖师鉴诸禅师、惟靖禅师,至清朝的懒耕元来、千日成眼、中兴善庵,到近代的志恒和尚、弘一法师等不一而足。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天津,曾留学日本。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又擅长音乐。对我国现代音乐、戏剧的改革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流唱不衰的《送别》就是他所作。李叔同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受具足戒,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号“弘一”。弘一法师以弘扬律宗为己任,埋首佛典,苦修律学,曾校正律宗三大部及其他律藏,且由日本迎回佛经万余卷并撰写律学著述多种,使南宋以来失传800年的佛教南山律宗再度兴起,享有崇高的社会威望。1931年3月,弘一法师受亦幻法师和五磊寺住持栖莲法师之邀来金仙寺,共商在五磊寺创办“南山律学院”。1932年上半年,弘一法师除春天曾至金仙寺小住外,一直住在伏龙寺。弘一大师与伏龙寺当时的住持诚一法师相交甚笃,此年夏天他赴温州不幸染病,病后来到伏龙寺养疴。曾三次到伏龙禅寺,前后居住时间达一年之久。弘一大师喜欢伏龙山的空气和井水,每当弘一大师身体欠佳时,往往想起寺院内的井水,曾先后三次到伏龙寺养病,一喝到这里的井水,他的身体就渐渐康复,所以称此井为“乳井”。伏龙寺古木葱茏,景色清幽,弘一法师心境宁静悠然,曾用6天时间恭写《佛说阿弥陀经》十六页。他对随侍其侧的学生刘质平说:“此次写《佛说阿弥陀经》功德圆满以后,还有余兴,愿写一批字对与《弥陀经》一起保存。”当时共又写了100副字对,这是弘一法师最重要的存世墨宝之一。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伏龙山时,还在伏龙寺中题过一首诗,其诗如下:“梵宇萧条隐翠微,丹枫白石静双扉。曾于山下挥长戟,重向尊前醉落晖。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机。遥看沧海舒长啸,百尺仙桥一振衣。” 在伏龙寺前,有一方形池,名“莲花池”。据传,是唐朝开国24功臣中排名为老七、现尊为“门神”之一的鄂公“尉迟敬德”,在伏龙山闲居期间开挖的,少说也有1200年的历史。该池长约30米,宽为20米,池边用大块石板竖着围成,水浅的时候,池边上也有一圈石板沿水平面围着,人可以在上面行走,洗涤。面南背阴矗立一块高约一米半的石碑,上似刻有很多文字,但时光消磨,字已不清。“千年水底蛇,口吐木莲花”的民间传说就发生在这里。 离开莲花池,往左边小路而行,丛林茂密,小道逶迤,悠悠穿行,逸闲忘忧。忽然听到脚下的小路左边似水声哗哗在响,走近一看,竟是悬崖边,峭壁千仞,悬崖突兀。北边那白茫茫的乃是天空的颜色,极目远望,气势沛然。向这悬崖两侧底下看去,外侧是翠绿的古藤、峻峭的悬崖、潺潺的流泉;内侧是藤竹怪石,溪水从上而下,穿越脚下,这就是伏龙山诸景中颇负盛名的刺史桥。 从桥上再往前数步左侧,有古石碑一块,细看是“刺史桥”石碑,石碑上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记载,为桥碑。据说原碑文为王安石亲书,但铭文早已被磨平改写。据古籍以及《慈溪百景》等书记载,此桥由王安石亲自建造。王安石号荆公,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化巨匠。庆历七年(1047年)任鄞县知县期间,多次慕名攀登伏龙山,并与伏龙寺的方丈结为知交。为了贯通山径,筑造这座石拱桥,相传,他每每素衣简从,着扁舟一叶,从千丈岩上岸,沿着悬崖小径攀援而上,径自抵达山门与方丈对弈或者品茗赋诗。临行,方丈依依相送到前峰的石屋,直到孤帆远影消失于水天一色之中,才打道而返。山高水长,云远路遥,此桥竟见证了一段超然于尘内世外之分的情谊。 这刺史桥又名仙人桥,桥身由乱石构筑,犬牙交错,参差不齐,但凹凸相咬,榫卯契合,可谓坚固如磐。上有青藤蕨类覆盖或者缠绕,一泓潺潺流水,从桥洞下盘旋着,穿过岩缝涧草,化作飞瀑急湍,一泻于缥缈之间,显得古朴而幽趣。站在桥上,往东远眺,悬崖下是一望无际的云雾,有云升雾腾飘飘欲仙之感。千年以前,这里应该就是杭州湾海域了。而今海水退去,拦堤造田,山下已不是杭州湾的波涛,而是齐整的田地,前方是一条宽阔的公路,沿公路边是蜿蜒的人工淡水河,杭州湾海域已退至2公里之外。 走过刺史桥,沿着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向下攀援数十米,可见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摩崖石刻。崖壁间“渐入”二字首先映入眼帘,望文思义,已渐入悬崖险境,或意曰“佛门胜境”。第二则凌空绝壁之处横刻的“莫退”二字,好像是在告诫观摩者,要克服艰险,不要退缩,此语颇具佛教哲理。第三则位于悬崖之上,高达8米,直刻“无量寿佛”四字,每字高50厘米,宽40厘米,刻壁面东,更显露初阳浴佛、佛寿无疆的气势。第四则横刻“涌旵”,“旵”意为波涛飞涌、日光普照的美妙自然现象,又可引申为佛学中的一种境界。第五则直刻“玉莲岩”,刻壁巨石垒叠,形如风卷波涛涌起朵朵白莲,恰似无量寿佛趺坐的莲台。伏龙山摩崖石刻意韵贯通,气势磅礴,堪称佛学理念和人文山水巧妙结合的精品力作。这些摩崖石刻何人所书、何时所刻,未见落款,地方志书亦无记载。在刻于整块石刻群的最下方“波涛”二字,离潮水很近,每字有七八尺大。据清代诸生范观濂《山北乡土集》近述:“岩旁有一小径,胆壮者循径而下至半径……下至近潮水处,有‘波涛’二字,大七八尺,相传为坡翁笔也。”传宋苏东坡学士在杭州做官时,曾游伏龙山,为看海市蜃楼在山上住了十日,但终未能如愿,遂在此书“波涛”以表心寄。由此可见,所传“波涛”二字石刻为坡翁手迹确有可信之处。苏学士有诗曰:“雄视东坡百代豪,当年曾此狎波涛。浑涵一气文如海,千丈光芒起笔毫。” 伏龙山虽小,但可以觅得更多名人如元代著名诗人戴良,元代文学家柳贯,民国名商虞洽卿等在此留下的印记,这也是伏龙山吸引眼球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