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归桥 |
□郑毓岚 镇海五里牌王家村有680年历史,始祖为王煦,字本明,宋丞相王旦第十二世孙,元天历年间进士,初授江右吉水令,元统二年(1334)再授庆元(宁波)定海(镇海)县尹。王煦见朝政腐败,一年后退职隐居于县西五里牌,族人尊称“南岐公”。 南岐公王煦为川东万县人,后来在偏僻的五里牌傍前大河北岸定居下来,开始造宅,那里四面环水,为方便出入,在前大河上筑石桥,刻“西归”二字寄志。后又建“仰德堂”,挖“碧波池”。 西归桥在前大河东部,南北其堍,为保安全,桥上设铁栅,晨启而夜闭。后本邑胡世佐为西归桥作诗,云:“新筑河梁不日成,西归二字作桥名。势魁吴越三千界,路接云霄九万程。病涉里邻承惠泽,濒来车马乐升平。公由此地安身后,擬统槐庭显世英。”后子孙繁衍,成镇海望族。 清咸丰初,桥将倒塌,由族人捐资聚集工匠,复移东丈许改其观,桥基坚固,桥面宽阔,桥梁高峻。旧时交通闭塞,靠内河船运,南首桥墩两旁筑有通往桥洞下的平台和上下台阶,纤夫拉纤可直接从桥下通过,不用再打“桥门”。数月后桥建成,横卧在前大河清流之上。登高四望,南邻大浃江,北达澥浦,东接第一山浦碶(又称东门浦碶,旧称王家碶),西接桃花渡口,舟楫往还过其下,昕宵不绝,为乡之胜迹。后人咏《西归桥》:“石桥横水半沉浮,字勒西归寄思深。蜀道崎岖行不易,登临聊慰故园心。架石为桥跨大河,西归两字足摩挲。地当五里关冲要,但见行人若织梭。”可见,当时的西归桥,成为乡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仰德堂为王家祠堂,王煦开始构堂三楹,称“文正祠”,祀先祖宋丞相王旦文正公。他朝夕焚香,读书其中。后王氏子姓称文正公王旦为始祖,称南岐公王煦为镇海始迁祖。南岐公王煦在镇海“操持廉介,多有惠政,民多称颂”,乡人称王家祠堂为“仰德堂”。光绪二十五年(1899)族人将祠堂拓展,重新改建,正厅五间,中庭有戏台,备庆祝演戏之用,左右造翼楼各三间,供观戏者入坐。民国十二年(1923)族人王思葆独资创办复式班“仰德小学”,在宗祠西北处墙外空地筑校舍。如今,校舍、祠堂已不复存在。 碧波池在仰德堂之前,南北四丈四尺,东西六丈三尺,成长方形,周围以石砌磡。面积不大,但水质清涟。南岐公王煦因为勤政爱民,深受乡村父老爱戴,后人因咏《碧波池》:“池波潋滟漾晴光,一碧遥临仰德堂。如此澄泓谁得似,清廉官守尽堪当。半亩方池一鉴开,碧波澄澈净无埃,扶筇间向堤边望,时见游鱼逐队来。”碧波池自元始至明、清,日久就淤。民国二年(1913)由乡人集资重浚。 王氏始祖清正廉洁,其后人忠义保国。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国侵略军攻陷镇海县城,王家后人王师真与族人一起,竖起抗英“统领忠义”大旗,组织义军对英国侵略者进行抗击活动。道光二十二年(1842)农历二月廿五深夜,他率领义军火烧停泊在税关码头的英舰,使英军胆战心惊,不久弃城而逃。清廷授王师真六品官职、蓝翎顶戴,传谕嘉赞。后因不满清廷腐败,他告老回乡,隐居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