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前岗村口 下图:前岗村民居 |
叶龙虎 文/摄 在层峦叠嶂的余姚与嵊州的交界处,有一个叫前岗的古村。从覆卮山度假村的后门俯瞰,只见一座高楼伸在前方,它的脚下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黛色老屋,被一层一层线条清晰的梯田包围着,古村镶嵌在绿色之中。 作家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说到过前岗,那是他20岁时迎娶玉凤时的往事:“亲迎时因胡傅去棠溪山路有五十里,这里一早发轿,那边也前半夜就上轿。途中在前岗表亲家吃半夜点心,众人都进村去了,花轿停在山边大路上,月明霜露下,我一人守著花轿。”这是一位20岁的新郎90年前在前岗的定格。很想去前岗看看,于是在同伴们都登覆卮山高峰的时候,我和一位朋友执意沿盘山公路下行。刚下车,天就下起了雨,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格外干净,雨中的古村安静极了。 走在古村,任何一位老人都会指着脚下的青石板告诉你,这路是俞丹屏铺的。俞丹屏,187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曾在上海开设道益银行,陆续创建了武林纸厂、杭州大有利电灯公司、萧山庆云丝厂、西湖蚕种制造厂。同时,他创办了光明小学、蚕丝专科学校。 致富不忘慈善,俞丹屏多次赈灾济困,出资创办“启祥小学”,为家乡的儿童提供读书的机会。当时,其他小学还利用祠堂、寺庙作校舍,前岗却有了自己专门的教室。听老人说,启祥小学不但免收穷人家孩子的学费,还根据学习成绩发奖学金,用来激励孩子。前岗辉白茶叶合作社社长俞芳华陪我们参观了启祥小学旧址。重檐两楼,非常气派。二楼的板壁上,还糊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报纸。大概是当年老师的卧室。俞芳华告诉我:“学校搬迁很多年了,村里让我投资修缮,修好准备开一个茶叶博物馆。前岗的‘辉白茶’是同治年间的名茶,欢迎你们以后来参观。”在二楼的走廊上,俞芳华指着右前方一座小洋楼告诉我,这就是从山上看下来伸在前方的高楼,俗称“高墙头”,是启祥小学建成三年后才建造的。 狭小的巷弄,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石板路随势而筑,两旁有石库门、格子窗,也有马头墙、黄泥屋。打着伞走在其间,仿佛在穿越时光的隧道。房子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苍老的墙壁斑斑驳驳,毫不留情地刻下了岁月的皱褶。这里的院落,大多是“五间两弄两居头”的三合院。“居头”是当地的土话,指的是厢房。我和朋友边走边聊,走得随意,看得也随意。走进一个年久失修却气势犹存的三合院,结实的木柱横梁,雕花的雀替,颇有气势的台门,透出了曾经有过的辉煌。一位坐在竹椅上的老人告诉我们,这是老台门,是前岗的发源地。 关于“前岗”的来历,颇有传奇色彩。71岁的王国伟告诉笔者:800多年前,这一带还是荒无人烟,有一对俞氏兄弟打猎路过,因为天色已晚,他们在这个山岗生火过夜。次日临走之前,为了防止火星引燃附近的山林,他们用石块盖住火堆。第二年,他们再次来到这里,发现石块下的木炭竟然还是热的。惊讶之余,兄弟俩认为此地有灵气,便动了迁居的念头。后来,兄弟中的其中一人果真进山了,带着妻子,翻山越岭,妻子不断地问要去什么地方,他说不清,只能不断回答“前面的山岗”。终于找到了那堆木炭。于是,夫妻俩动手在木炭处搭建茅棚安顿。从此便有了“前岗”。茅棚就是后来的老台门的位置。王国伟说:“这个故事,还记在前岗的《俞氏宗谱》中。” 老台门前有一堵影壁,一侧是新屋台门,王国伟就是这里的主人。他说:“新屋台门是他岳父的上代太公建的,200多年了。当年同月同日同时建的还有上坎台门。”王国伟还告诉我:“门口那堵影壁,原本有‘天一生水’四字,是按堪舆家的意见建的,避火。老台门曾发生过火灾,现在的老台门是火灾后重建的,也有三四百年了。” 与新屋台门相比,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造工艺,上坎台门都更胜一筹。上坎台门前后二进,是四合院也是三合院,结构巧妙。进入头道大门,16级通间宽的石阶一直到顶。跨出二门,豁然开朗。别的天井多是就地取材用卵石铺砌,这里却铺着厚厚的石板。五间两弄的前楼,二层的背墙刚好成了后进的前围墙,从而也形成“五间两弄两居头”的格局。头进的后门,成了这个三合院的二门。二门两侧的围墙下,置有雕琢精细的长条石花几,围墙上有一长溜砖雕,虽然被凿得缺胳膊少腿的,但依然栩栩如生。檐下的阶沿石,与天井的石板连接处是一条细腻的明沟,用来弥合明沟与阶沿的石构件,简直就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前岗人热情、好客,秀美的山水,陶冶了淳朴的民风。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海拔500多米的大山深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编织着生活的美好梦想。如今,年轻人大多出山了,很多老屋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坚守着,还是传统的生活方式,用拗斗舀水,用干柴做饭,水缸底依然长满了青苔,廊下还堆放着日常用的农具。房前屋后,那些笨重的石磨、捣臼等石制的器具布满了时光的尘土。老人们显得很自在、平静,岁月在他们的举手投足间缓缓流淌。 雨停了,抬头望去,山清水秀,桃红梨白,村边的水库清澈极了。太阳已经搁在了西边的山头上,而我们还没来得及去看一看俞丹屏晚年生活的“高墙头”。同行的朋友看出了我的不舍,拉着我说:“走吧,大家都在覆卮山下等着我们呢,我下次陪你再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