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27日,交通运输部向社会公布《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就社会上风行的打车软件做出了相应的规范,并公开征集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各地交通部门应当逐步实现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的统一接入和管理,实现人工电话召车、手机软件召车、网络约车等各种方式提出的召车需求信息,通过统一的平台运转,并推送至统一车载终端播报。 此外,对于软件客户端的管理,明确要“验明正身”,保障使用者具有合法经营资格。对防止出租车司机利用打车软件趁机加价、安全使用打车软件、加强服务监管方面,意见也相应做出了规范。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英俊表示,无论是打车软件,还是电话、互联网约车要全面发展,构成一个立体的电召模式。发达国家出租车70%通过电召提供服务。一些中老年人打车可能习惯传统方式,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当市场几乎完全被打车软件占据后,传统电召方式几乎被“摧毁”。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一方面要发挥好政府的监督、规范作用。”杨英俊说,当前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统一接入和管理,我理解只是统一运转平台和硬件终端设备,但并不改变各个软件的功能,也不影响各个软件之间利用各自优势进行充分竞争,而同时有利于政府监管和双方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这方面大家不要误解。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提出,用“看得见的手”规范市场秩序,让“看不见的手”更好地发挥作用,但前提是充分调研论证、多方听取意见、公开透明决策。如果仅仅用两周时间征求意见就通过,未免草率,建议对征求意见稿从不同角度讨论出多个修改版本,充分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