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童程红 通讯员 吕方伟) 日前,市李惠利医院将一咽癌晚期患者的一段肠管变作食管,使其能正常饮食。据悉,这一手术在全省仅实施过3例。 记者了解到,家住鄞州区首南街道的戴大伯今年59岁,被确诊为“下咽癌晚期侵犯颈段食管”。 接诊的是市李惠利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沈志森。他告诉戴大伯,下咽癌中晚期的患者大多需要切除喉部和下咽,之后再进行修复。以往,修复的办法是取一块胸大肌,移植到颈部缺失的位置,同时部分充作食管。 由于胸大肌的韧性不如食管,也不会收缩蠕动,患者吃固体食物时,容易产生噎着堵着的感觉,就只好改吃流质食物,每次也不能吃太多。 在仔细评估了戴大伯的情况后,沈医生大胆决定,取一段肠管用来代替食管。 6月4日,戴大伯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由耳鼻喉科和胃肠外科的医护人员联合实施。手术中取了一段长约15厘米的游离空肠,用这段游离空肠修复下咽和颈段食管。 这台“颈淋巴结清扫、全喉全下咽切除、部分颈段食管切除、游离空肠移植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术”进行了10个小时,最精细也最困难的环节就是如何确保肠管与颈部创面的“对接”。“我们是在显微镜下完成的微血管缝合,肠壁上的动静脉分别对应甲状腺上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小分支。”沈医生介绍说。 血管缝合后不久,肠管就变得红润起来,还出现了收缩蠕动的现象,这表明,手术成功了,肠管被接活了。这阵子,戴大伯吃过鱼、吃过肉,还吃了不少蔬菜和水果。上周五戴大伯出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