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群飞 一直喜欢青瓜,不只为其清脆甘爽的口味。每见他人围墙、铁门上自由攀爬的袅袅藤蔓,翠叶丛里簇簇绚烂的明黄,总会怦然心动,仿佛再次邂逅那段无拘无束纯净透明的青涩时光。 早就厌倦了花盆、泡沫箱里的那些买来的花草了。我施肥浇水,搬进搬出,百般宠爱,它们依然病恹恹的,让人见了徒生伤感。今年暮春,索性把它们全体连根拔起,种上两支从邻居老伯那儿讨来的青瓜苗。 扎根菜饼打底的泥地里的青瓜苗,受宠若惊,满怀感恩地茁壮成长,以最快的速度伸出五六片手掌大的绿叶向我致意。有了青藤纤须,又像脚骨刚健的小孩,开始跌跌撞撞地到处跑。茎藤爬满了水泥地,还不知足,又昂头蹿上矮墙,在小瓦屋上乱奔。蓬勃的翠叶在风中忽闪忽闪的,展翅欲飞,越看越像意气风发的青春。 老人见了,急急地提醒我,要搭架子了,还要去掉嫩脑,否则将来青瓜长不大,还弯七弯八的。我才不管呢,让它们疯去吧,“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只把墙外的几根绿茎拽回来,放在窗户和矮墙间几条废弃的毛竹上。它们倒也听话,两三天后就给我“搭”了个绿棚。青瓜花一律五瓣,雄的硕大,昂头向阳,雌的小巧,暗藏叶丛。听人说,好像还要人工授粉,我可没这闲心,让它们自由恋爱吧。 真心喜欢小院里的青青世界,水缸静卧,竹椅闲放,“弱藤牵碧蒂,曲项恋黄花”,安宁幽静里透着勃勃生机。有空时,常在绿荫下捧书静读,赏花拍照,一呆就是大半天。当然蒙头小睡,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烦闷时,斜倚门框发会呆,目光跟着袅袅青藤走出小院,畅游蓝天白云。阳光有时也会钻进来,斑驳的亮点在身上跳来跳去,总能逗得我开心起来。 困在钢筋水泥笼里的城里人似乎更渴望、留恋这一抹抹清新纯朴的自然气息。在林立的高楼间行走,不经意抬头,总会与缠绵在钢窗上的绿叶黄花不期而遇。我有一网友就爱在阳台上种菜。她是推销保险的,每天口干舌燥,身心疲惫。阳台泡沫箱里的一长溜泥地成了她解乏的乐土。下班后,松土施肥浇水,看着毛竹架上青藤袅娜,花儿自由绽放,瓜果嫩绿逼人,她说,她那疲惫的心就会如九月的夜空,星光灿烂,明亮清爽。 大概是没听老人言,由着藤蔓自由散漫的缘故,结出的青瓜模样不太标致,大小不一,弯直皆有,可我依然满足,况且味道还不错哩。不管是从口味还是营养角度讲,青瓜的最佳吃法是生吃、凉拌,最多小炒。我家青瓜历来只有一种吃法。洗净,带皮切条,腌几分钟,洒几滴白醋,加麻油味精搅拌即食,吃起来甜丝丝,酸溜溜,清淡多汁好滋味。 “馔之美,在于清淡,清则近醇,淡则存真。”清淡最能体现食物的真味,最大程度地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有效减少身体负担,使人神清、气爽、胃畅、少病。其实,人生欲望的口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