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绿村 |
|
周氏宗祠内的部分匾额 |
|
周氏宗祠外景 |
陈武耀 文/摄 一到村口,我的思绪便飘了起来:藏绿,好一个蕴藏无限绿意的古村! 藏绿村位于诸暨市五泄镇,村民主姓周,据宗谱载,藏绿周氏一族,为始祖公周清三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自余姚浒城(今属慈溪市)迁入。遥想当年,清三公白手起家,创业艰难,生活清苦,却以耕读传家,后人中出了不少举人进士。据村民介绍,清代时族中陆续走出4名进士,2名翰林,23名举人和13名贡生,现代则有著名学者、翻译家周颂棣,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专家周立伟等,可谓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清三公的那些后人在功成名就后,用传统的建筑凝固他们的历史,他们建造了房屋供自己和子孙遮风避雨,也建造了宗祠用来祭祀祖宗教化族人。今天,当我们走过这些饱含岁月沧桑的粉墙黛瓦时,仍能感受到当年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这些明清古建筑依山而建,恰似镶嵌在青山间,连成一片,规模宏大。它们大多冠有堂名,“谦吉堂”、“敦本堂”、“存厚堂”、“福基堂”等,都颇具特色,青石台门及石花窗精雕细琢,工艺精致。尤为神奇的是,这些古建筑看起来既自成一体又相互通达,如院落天井两侧与楼梯弄相连接,便于雨天行走,建筑设计令人赞叹。一位周姓老人自豪地说,祖先们造这些房子时,也十分注重地下的排水系统,几百年过去了,现在还很畅通,所以即使下大雨,屋里也不会进水。 从一条长弄堂出来,去参观周氏宗祠。宗祠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8),乾隆至咸丰年间均有修缮,最近一次重修始于2008年,历时数年,其间付出的精力可想而知。 周氏宗祠坐北朝南,占地24亩,共有五进三开两抱,地势渐次升高,显得气势磅礴。祠门前是两级抬升状的广场,俗称“上道地”“下道地”,十根高耸的旗杆一字排开,十分显眼。按旧时习俗,族中每出一位进士、翰林或上品位的官宦,可立一根旗杆,以激励后辈发奋读书成才立业。据说,这里的旗杆最多时曾达四十几根,不由让人肃然起敬,也由此见证藏绿重教兴学的传统。 藏绿的耕读传家和重教兴学在宗祠的一些牌匾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由周立伟题写的“周氏宗祠”匾额一侧,是一块“敬教劝学”匾,系徐世昌题赠周氏族人周钟雅。清末民初,藏绿村中有学堂七所,周钟雅因办学有功而获赠此匾。宗祠正门东西两壁上的“诗书世泽”、“忠孝诒谋”石匾,也可以看作是周氏族人世代相传的家训吧﹗迈入宗祠正门,过戏台,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正厅中堂———“萃亲堂”了,只见堂内立柱合抱,大梁横跨,气势不凡;所悬匾十余块,琳琅满目,虽为新制,但多源自旧匾,如“一门四杰”、“传旨嘉奖”、“父子同科”、“翰林”、“进士”、“贡元”等,展现了藏绿周氏家族由来已久的文化传承。惟“献身科学”一匾,为前所未有,以褒扬周立伟为科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可谓与时俱进。仰视这些匾额,其实它们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宗祠左右两抱便是“义学”和“义仓”,地方虽然不大,但曾经的作用不可小觑。“义学”在过去是供族人子弟免费读书的地方,“义仓”是存放粮食谷物的仓库。而为两者提供保障的则是“祠堂田”,即公田,那是乐善好施的族人所捐的一部分田,稻谷收割后就存放在宗祠的义仓里,遇到灾年开仓放粮,平时用于济困助学。至今,宗祠里还竖着清咸丰年间《谱田碑记》等几块石碑,上刻族人姓名所捐田亩。“义学”直到解放前还在使用,据说过去做官的周氏族人中有不少就在那里识字读书。可以想见,有多少周氏学子由此开启智慧,进而走出大山而改变人生! 紧邻祠旁有一庙曰霞塘庙,庙门关着,不得而入,倒让我们知晓进村时见到的那一泓水池就叫“霞塘”。想想这么个极富诗意的名字,大概是因红霞照映水天一色而来的吧。其实,“霞塘”不仅仅是藏绿一景,在古代更是集饮用、灌溉、防火于一体的民生工程。为“霞塘”建庙,表达了人们热爱乡土、祈盼平安的朴素情怀和美好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