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赤斌 我的家乡有两条河:下江和上河,下江是鄞江,上河是南塘河。 鄞,在字典中除了“姓”,就只有一个解释:古地名,春秋时属越,即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自秦时设县至今,鄞县建县历史长达2230年,而以“鄞”名县(州)的年代合计约1898年,所以鄞县是中国最古老的建制县之一。 鄞江是鄞县的母亲河,她源于上游章溪,从它山堰至南三江口,与剡江、东江(鄞奉江)汇合,旧称兰江,为奉化江支流之一。 我的老家就在鄞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子,小时候喝水、洗澡、洗菜、洗衣服,包括淘马桶等都在江边解决。那时候江水还算干净,傍晚时分母亲在江边洗衣服的同时,也帮我洗好澡了。但让人受不了的是要扒下短裤,让我光着屁股回家。已经到了知道羞耻的年龄了,有毛巾还可以捂一下,没毛巾时众人会善意地嘲笑,我是没命地狂奔回家。经过多次斗争,母亲同意我穿着短裤回家,再把换下的短裤拿到江边去洗。 江边有几棵柳树,在柳荫下钓鱼是极好的,可我就是没学会钓鱼,可能是没有耐心。还是折段柳枝编个草帽,捡点碎瓦片打水漂吧,常会和小伙伴比比谁的水漂打得多,打得远。 江边的孩子不会游泳会被人笑死的,没上学前,我手扒在河埠头的石块上,身子没在水中,两脚像蛤蟆一样乱蹬,或者说是狗刨,使得身子能浮起来,所以最早学会的泳姿就是狗刨式。再学憋气,和小伙伴们比赛,吸口气把头沉在水中,看谁憋的时间长。会了憋气,以后就能潜泳了,摸个河蚌、黄蛤易如反掌。 学会了游泳,胆子就大了很多,敢于去江边捉螃蟹、摸螺蛳、摸河虾了,这些都是我擅长的。江边除了烂墨水(一种青色螃蟹的俗称)外,还有红稻蟹,蟹壳和爪子是红色的,颜色好看,味道也好。 弄了一脸一身的泥巴回家,如果收获还比较大,比如半桶的螃蟹,母亲一般不会责怪,毕竟是“创收”了。洗干净,用油炸透的螃蟹是连壳都可以吃的。一般舍不得这么费油,就红烧,放点韭菜或小葱就好。小螃蟹没啥肉,我最喜欢的还是腌制,用海盐腌制一两个小时,待螃蟹死去,倒去苦汁,加辣椒、姜蒜、酱油、白酒等调料,再腌个一晚上就可以吃了。用腌螃蟹下泡饭,味道是绝对的鲜,是能多吃一碗饭的。 村里最大的河埠头旁有个凉亭,因为这里是个渡口,对岸是唐家堰村。摆渡的是对岸的一户人家,一家人都会撑船,让人羡慕。船家有个女儿比我们大两三岁,长得很标致。每当女孩来撑船时,一帮半大小子总是最疯。安静点的,拼命划水,和船比赛谁先到对岸;调皮点的,就攀着船帮玩耍;再胆大的,直接就跳上船,在船头左右摇晃,等到女孩笑骂了、作势要拿篙子来打时,才故作潇洒地一个猛子扎进深水区。后来下游建了座桥,人们都从桥上走了,而渡口就慢慢地废弃了。 鄞江是潮汐河,每天都有涨潮落潮。平时为淡水,大旱年咸潮可以上溯至它山堰附近。据说上世纪60年代有次大旱咸潮入侵过,故江边要有碶门,和内河相阻隔。村里有好几条内河,据说是人工河,水系是相通的。后来鄞江镇上建了啤酒厂,水质就变差了,鱼虾少了,人们不敢下河游泳、洗衣服了。内河的水质也随之变差了,于是有很多人去上访。镇里重视这件事,又从唐家堰引了上河水,通过江底隧道,灌入到内河里,这样倒是因祸得福:内河水清澈见底、鱼虾也多了。 上河就是南塘河,上游为章溪,源头是皎口水库和后来的周公宅水库,那里是四明山区,是全市的饮用水源地,水当然好了。下江和上河,汇合在鄞江镇的它山堰,那是千年的古堰。鄞江镇,人称小溪鄞江桥,也是千年的古镇,自东晋隆安年间开始,在历史上作为县治、州治时间长达600余年。 人生如逝水汤汤,这些年,经历了鄞江和南塘河由清变浊,再由浊复清,不禁感怀,儿时美好的记忆能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