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源 建峒岙在余姚市梁弄镇贺溪村,是建隆自然村的旧称,当地人称之为建隆西岙。从梁弄西行,沿贺溪南上,穿过百年枫林,看到一处风景秀丽的山村便是昔日的建峒岙、今日的建隆西岙。建峒岙自晋以来有众多遗迹、传说和佚事流传,称得上是千年古村。 黄宗羲在《四明山志》中记:“建峒岙,有石屋、有石蟹泉,其山曰石井,其岭曰谢公岭。以安石得名。”石井山主峰下左侧一山涧,周围岩石呈古铜色,泉水从两片大石间流淌下来,细闻之丁冬如琴声,世称“石蟹泉”。下有一巨大天然石岩,中有一直径3米多、深2米多的仰天石洞。上方泉水冲泻入洞,形成瀑布,然后再由洞中溢出下泻,似倒垂珠帘,水势清澈泠洌,长年不绝,此即黄宗羲所谓的“石井”,山亦因此叫石井山。山间怪石嶙峋,岩石之间蔓生野藤和松竹。通往上虞古道百步阶沿山蜿蜒而上,两侧有各种物象而名的岩石,可谓一步一景。有石门槛、纱帽石、磨刀石、铁墩石、香炉石;有老鹰石,如苍鹰翘首向空振翅,欲飞而未飞;有棋盘石,达8平方米,棋盘石下方有一深洞,纡曲盘回,即为“石屋”。在其不远处,现在尚存一个叫“石屋里”的小山村。“石屋”洞口已被藤木杂土淤塞,难测深浅。山坡遍地野蔷薇,正如李白《忆东山》诗所谓:“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与谢安采蔷薇之故事相合。 据考证,石井山之余脉曰东山,系东晋宰相谢安早年隐居之处。黄宗羲在《四明山志·名胜》中说:“此谢文靖所居之山也。今以上虞东山为文靖所居者,非。盖在上虞者,谢玄之所考卜;在此地者,文靖之所栖迟。”文靖为谢安之谥号,谢玄是谢安兄谢奕之子,谢灵运之祖父。史学家黄宗羲早已认定余姚梁弄建峒岙之东山为谢安隐居之地了。建峒岙的谢安蔷薇洞、洗屐池、白云楼、明月楼、半边井等多处遗迹也足以证明之。 东山东麓有一大溪,以唐朝诗人贺知章隐居而闻,世称“贺溪”,水质清澈,游鱼可见。正是名贤游隐的胜地,难怪谢安和支遁、许询时相渔弋徘徊盘桓。贺溪自建峒岙两山岙发源,即石井山泉水与谢公岭溪水合流而成北去,流入四明湖水库。梁弄镇的贺溪村即是由贺溪上游沿岸的建隆(古建峒岙)、埭头、麻地下、义家弄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一个村子。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胡芹,号白水山人,在东山筑“秀野草堂”隐居。当胡芹仙逝,有好友白湖居士叶燕写《白水山人真容》诗,其中写道:“君不见贺四明归去犹令天子惜,又不见谢东山管弦终慰苍生泣。君家贺溪上,旁与东山接,前辈风流知未歇。”这里东山、贺溪对举,足见几代名士与建峒岙的亲密关系。晋有谢安,唐有贺知章、李白、汪亮,宋有孙知秀,明有车纯、黄宗羲,清有胡芹、黄澄亮……众多文人墨客或留恋山水,或品茗酹酒,或吟诵山水,或拂袖踏歌,或栽梅扶竹,为建峒山水增色添彩,也为后人留下众多佳话。 建峒岙青山绿水,环境幽雅,成为人们理想中的一块风水宝地。古时名人不仅生前在此畅游,流连忘返,而且还将之选择为身后安息之地。如在石井山有唐学士汪亮之墓、宋翰林学士孙起桢之墓。建峒岙还有宋“开府仪同三司”一品阶衔的孙知秀墓园。墓园规模宏大,墓前排列四个石仲翁,还有石马、石虎、石羊等石雕动物,雕刻精美,堪称艺术珍品。已被列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峒岙产茶,根据《浙江省茶叶志》记载,余姚建峒岙茶为清代名品。名茶配名泉,自然相得益彰。村内有老虎头泉,越到干旱出水越旺。色清味醇,世传冬温夏凉,可疗病,可明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