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窗岩石室 |
□黄志昌 “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玲珑开窗牗,落落明四目。”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游四窗》中的诗句。唐以前,四明与天台统称为天台山,由于这“落落明四目”之句,四明山和宁波旧称明州也由此而得名。 四窗岩位于四明山腹地的大俞山山巅,这里有一堵巨大的长方形悬崖,崖高30多米,宽60多米,光赤平滑,寸草不生,如同刀削斧砍一般。崖壁腰部一连排着四个洞穴,犹如四扇明亮的窗户,以通日月之光,这就是称其“四窗岩”的由来。 四窗岩是一个石室,它深约3米,宽20多米,一人多高,中间隔着三块石,将洞一分为四。四个洞有三个是相通的,凭着洞与洞之间的孔隙,人可以侧身而过。四个洞都不大,大的能容十余人,小的仅容一二人。洞内石面突兀,洞顶石乳倒挂。中间一洞的顶上有一块如鼓之石,上面刻有“悬鼓”二字;洞口悬石处题有“垂磬”二字;立在两洞之间的石墙上还刻有“片云”二字。可谓“视形题名意蕴深,石字互衬更显灵。”这些题名石刻,因年代之多,现只能依稀可见。 四窗岩有三绝:一是险,在高山之巅,一堵巨石仿佛从天外飞来,搁于峰峦之上,下临深谷,清泉碧潭,人在其间,犹如在高空中行走。二是奇,自下往上看,好像是高楼之窗户,人若临窗四望,晴天里,窗内云蒸霞蔚,经阳光照射,吐五色霞光,壮丽奇特,当山头云雾缭绕之时,窗内喷云吞雾,恍若神仙洞府。三是神,历代相传,四窗岩为仙家之窟,是传说中汉代刘阮遇仙的地方。 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山南的剡县有刘晨、阮肇两位年轻人上山采药,不知不觉进入四明山腹地。这儿草木丛生,奇药甚多,两人兴致极高,只顾寻草觅药,忘了时辰,找不到回家的路。此时,夜色弥漫,谷壑幽深,时而传来虎啸狼嚎之声,两人惊恐万状。 正在绝望之际,他俩忽然看见前面山谷深处有一缕灯光闪现,两人心想,有灯光必有人家。这犹如落水之人恰逢一只救生船,绝处逢生,两人便急速向灯光处奔去。待到近前,只见两位妙龄女子,手提灯笼,轻移莲步,正款款而来。刘、阮二人赶忙上前躬身施礼,询问回归之路。两位女子含笑答道,这乃大俞山上。二位哥哥,此刻天色已晚,山中已是无路可走,奴家就在附近,不妨到小女子家中暂宿,待明日再回家不迟。事已至此,刘、阮也觉得别无选择,便点头应允。接着,他俩跟随灯笼与姑娘一起来到她们家中(其实就是一个石洞)。不一会儿,两女子拿出山羊脯、胡麻饭招待两位年轻人,还陪伴在侧,又是劝酒夹菜,又是端饭递汤,殷勤有加。刘晨、阮肇见两位女子貌若天仙,心地善良,顿生爱慕之心。等到次日,竟然不想回家,于是结为夫妻,其乐融融,留在山中。 不知不觉,刘、阮在山中度过半年。一日,他俩出门游山,见山中草木萌芽,野花吐艳,鸟雀争鸣,春意盎然,则动了思家之情。于是两人向娇妻提出了要回家探亲的请求,尽管娇妻苦苦挽留,刘、阮怀乡心切,归心似箭。两位女子无奈,只得应允。于是三天之后,作歌相送两位哥哥回乡。 刘、阮二人回到家乡,一看,山水依旧,可是人非往昔,原来熟悉的亲朋好友一个也不见了,两人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找到村中年龄最长的一位耄耋老人,那老者言道:我曾听我的曾祖父说起过,有两位先祖进山采药,迷路无归。这时,刘、阮请老人拿出家谱,一查,才知跟前这位耄耋老人竟是他们的第七世子孙,这真是:仙境一日,人间千年呀! 后来,刘晨、阮肇两人又急忙返回大俞山,却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地方了。 刘、阮遇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然而后人对此却是浮想联翩,唐代有位诗人叫曹唐根,为此写下了《刘晨阮肇游天台》、《刘阮洞中遇仙子》、《仙子送刘阮出洞》、《仙子洞中怀刘阮》、《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等内容相接的组诗,其中的一首曰:“再到天台访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尘。笙歌冥漠闭深洞,云鹤萧条绝旧邻。草树总非前度色,烟霞不似昔年春。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诗中把刘、阮两人回山寻亲不见故人的惆怅之情诉说得恰到好处。与此相对,另一首古人的诗却写出了两位仙女怀念郎君的情思:“不将清瑟理霓裳,尘梦那知鹤梦长。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玉沙瑶草连溪碧,流水桃花满涧香。晓露风镫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此诗把仙女怀念郎君之情描述得淋漓尽致、相思浓郁。后来,又有一位诗人对此感慨而言:“自从刘阮遇仙后,溪上桃花几度红。”传说毕竟是传说,但仙人相恋的真挚之情还是感人肺腑的。正因为如此,那美丽的传说才会久传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