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涵 我腾出一间十平方米的杂物间作藏书之用。先清除一地灰尘。打来一桶水,拖三下,搅洗一下,每寸地拖三遍,一桶水都成墨汁啦! 换水回来,地面已干,却依旧飘着粉尘。好,继续打水,继续拖。一桶接一桶,十桶后,才真的不见了灰尘。于是,便有了以下这些细碎的回忆和思考: 种橘 虞村有六户人家种橘树。干太公的橘子卖相最好,个大,黄灿灿的,而且蜜甜蜜甜,别家都落了下乘。 刚种下那会儿,干太公的长得最慢,开花、结果也晚很多。啥缘故?干太公说:“他们忒心急了。就靠施肥和升温这些手段,到后头当然不及我的啦。” 泡茶 懂茶的人一般不喝第一壶茶,味苦涩,香亦不醇。然而,想得茶韵,功在第一壶。 水温低了,泡不开茶;高了,损茶香。70°C左右最妥,如过夜开水。再是时间,等茶凉到不烫嘴(此时涩味已除),倒出做洗盏用,用沸水冲第二壶,端坐一会儿,调好心神,就起喝了。 第一壶不过关,之后几壶终品不出一个醇字。 没耐心的人,不喝茶,因为不懂。而会喝茶的人,往往更有后劲。 简韵 写毛笔字,笔画越少越难,比如“一”。我写“為”较美观。一笔虽败,还有多笔,总能遮掩一部分。 作诗也难,别看一首诗就几十个字,字字无所遁形,不得轻易增删、替换一字。 还有戏曲,情节显白,戏词也多为老话,亮点就在“唱功”和“表演”;美食,食材越普通越考验厨师 的功夫;人也是单纯的可爱些,城府深的怕只是自认为好,人不过一撇一捺,还是要写得端正。 磨剑人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出自贾岛《送无可上人》,另加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苦吟诗人炼句之苦,可见一斑。 苦吟,作诗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一丝不苟。如今,佳句奇文凤毛麟角,绝对是缺了苦吟精神。 贾岛还有两句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用十年光阴磨出来的“剑”,当然可以“把示君”,再问“谁有不平事”。跳出诗外,这个就算苦行。 做文,苦吟成佳作;做事,苦行始霸业。 少和慢 洪七公老笑郭靖笨,一招半式学一天也不会。人的确有天分之差,可这并不代表郭靖式的人没出路。 郭靖傻得很可爱:“别人学几门,我就学一门;别人一天能学会的,我学十天也会了。” 洪七公是个奇才,掌法、棒法、拳法、腿法、暗器等,学得精也学得多。可当年华山论剑,和他齐名的段皇爷,就精一阳指吧。 量少不下来,速度就慢不下来,自然沉淀不了。虽然写的是武侠,但道理是相通的。 专 好馒头,面粉要好,揉面也要功夫。心眼里只有这一团面,手上够劲,有节奏,面才松软;一路看小差,揉上半天,还是团生面。 再看老拳师练扎马,所有意念都在腰马上,假使还去思考宇宙和人生,那么站桩十日,也及不上人家一炷香。 生活也一样:吃饭,惦记工作,食之无味,是折腾胃;运动,牵挂学习,小心受伤;刷牙,稀里哗啦,三十秒搞定,更损牙齿、牙龈。“人心无比强大”,实乃忽悠人。用一颗完整的心才能干漂亮一件事。脚踏两只船,近了,会撞;远了,会劈叉落水;平衡,累的是腿,还有心。 读过一句别人的话,默录存念:“去海边拾贝壳,不要拣最大的,也不要拣最漂亮的,就拣你最喜欢的那一块,然后,永远不要去海边。” 哈哈。记罢,且称《散一笔记》,吃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