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晓) “您写了那么多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为什么不写母女之间的故事?”“新书中的‘小饼干’很喜欢吃饼干对不对?”昨天下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走进华泰小学,面对孩子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她一一作答,还跟孩子们分享了她在创作其成名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时的心得和感悟。 这是郑春华第一次来宁波,但她对宁波并不陌生。“我小时候住在上海时,有两户邻居是宁波人,他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她还记得一些宁波话,比如“臭冬瓜”、“下饭”、“阿姆”等。 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郑春华的成名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部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畅销多年,至今深受孩子们喜爱。“当时,我给大头儿子的年龄定位是5岁。”郑春华微笑着说,“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不写大头儿子长大的故事?我一想,如果写他长大了,那就要写他考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学奥数、考大学,这太没意思了!所以我不想让他长大,我想让大头儿子停留在清纯的世界里。” 郑春华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灵感来自于她的生活。那时候,郑春华的儿子才3岁,在照看孩子的过程中,她发觉“有时候妈妈把孩子照顾得太周到,反而限制了孩子们与大自然的接触,孩子的成长不能只有妈妈来陪伴,一定要有爸爸的陪伴,爸爸是力量的象征,他会带着孩子去探险、运动”。这样的反思,让郑春华产生了写一本专门讲父子亲子故事书的念头。然后,她准备了很多的记事本,开始记录家庭生活中有意义、有趣味的事,这些家庭琐事后来在郑春华的笔下,变成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间发生的400多个温馨生动的故事。 曾有小朋友问郑春华,如何把这些平凡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写成了故事?郑春华给出的答案是,这需要有发现生活之美的本领,而这一本领源自阅读。在她看来,童年的阅读尤为重要,“第一本书很重要,它决定了你是否会爱上阅读”。郑春华说:“童年的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心灵鸡汤,它能让你的情怀变得丰富。有了丰富的情怀,你才会感受到生活中的花絮,才能去创作和构思故事。”她建议孩子的阅读的风格、门类一定要宽广,要读各种各样的书,而且选择书籍也不能随随便便,要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