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 当我走进位于桃源路的奉化中学,眼前矗立的校舍现代而大气,透出一股严谨而又包容的治学气象。真难以想象,在抗日时期,这所学校饱经风霜,几度更换校名,几番变更校址。 创办于1901年的奉化中学,始称龙津学堂,是浙东地区开办的最早学校之一。这所烙印着巴人等前辈战斗印记的学校,素有革命传统的风范。当我翻开泛黄的旧报纸,一则则旧闻诉说着奉中学子抗日救亡的决心。 1937年7月,侵华战争全面爆发。8月14日,奉化中学初三学生傅赛英(解放后在宁波市妇联编写妇运史)与张林冬(奉化第一个去延安的学生、延安大学第一批女学员)、周秀慧等十几位同学效仿进步地区,成立了抗日外交后援委员会,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和募捐活动。他们先到县政府向县长林德玺募得10元大洋,向各室课长募得零洋若干,在新桥头戏院义演两个夜晚的抗日话剧,把募得的现款256元汇到抗日前线,收到了南京军政府的嘉奖令。学子们的爱国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和支持,许多群众纷纷捐出旧锄、破犁等废旧钢铁和大米等物资支援前方。方门杜家村的一位老人献出一把重180斤的祖传大刀,并要求将这把大刀铸成枪炮,送给前方将士打日本侵略者。 随后台儿庄、平型关大捷,学子们群情振奋。傅赛英和胡华(解放后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胡重华、胡跃珠等奉中的学生加入了县民众教育观成立的“醒民剧社”,有成员四五十人。连续三个多月,奔波在中原、排溪、葛岙、莼湖、桐照、大溪、裘村、松岙、西坞、江口等地巡回演出,有《放下你的鞭子》、《募寒衣》、《朝鲜亡国恨》等抗战话剧,有《义勇军进行曲》、《打回老家去》、《热血》等歌曲,所到之处播下了“抗战必胜”的信念种子,受到群众的欢迎。 在詹步行(解放后任宁海县委书记)的指导下,胡华和严圣荪、方宗惠、陈天健等奉中校友一起创办了《战时大众报》。这是一份用奉化方言编写的八开三日刊的通俗报,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近况,并将每期的《战时大众报》邮寄给在延安的毛泽东,得到了毛主席的亲笔回信,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后来据胡华回忆,1938年7月间,收到毛泽东的亲笔信,信封中式,直写“浙江奉化,战时大众报社大启”,下署“毛缄”,盖的邮戳是“陕西肤施(即延安)”;两张信笺也是直式毛笔书写,字体较大。大致内容是:“战时大众报执事先生:收到贵报。你们用通俗的文字,向人民大众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这一工作很好。希望报纸由宣传工作,进而起到组织群众的作用。此致,敬礼!”落款毛泽东(蓝色签名盖章)。 由于日机多次在奉化上空骚扰、轰炸,学生们只好迁到城外上课。为躲避空袭,学校迁至大堰小万竹。因离城太远,又改迁至萧王庙镇。 1941年4月,宁波、奉化先后沦陷,不少青年学生从沪甬等地涌向未沦陷的奉化与宁海交界的山区,奉化县政府决定恢复战时奉化初中,毛翼虎任校长,收容流亡的青年学生继续升学,校址在柏坑村王氏宗祠,设初中六班,附设简易师范科一班,为照顾一部分来自沪甬的学生,增设高中补习班一班,这便是奉化中学开设高中的肇始,成为当时宁波境内最早复校收容学生的战时学校。 办学之初,困难重重。毛翼虎请来了地方法院院长黄文彬及检察官陈庆粹,请来了名重当地的曾留学哈佛的前清秀才王任安老先生,请来了闻名两浙的画家方勃,成为奉中的中流砥柱;组织老师编写《战时中学国文选》作为教材,为游击区学校广泛采用;用土法试制蜡纸和调制油墨,向各学校推广。校方刻印宣传刊物《蓓蕾》,成立剧团、歌咏队,在农村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演出爱国剧目,唤醒民众,影响力辐射到周边地区。 因柏坑村地处奉化西南山区,交通不便,很难顾及沦陷区和半沦陷区的青年学生。1942年春天,在学风浓厚人才辈出的吴江泾设立奉中忠义分部,借吴氏宗祠、曹王庙为校舍开课授学,两年后迁至泰清寺,改称泰清分部,两年后又迁至裘村,改称忠义分部。根据师资及经费条件,先后成立奉中方桥分部、西坞分部和庙后周分部。翌年初夏,日军进扰柏坑村,校长毛翼虎带领全校学生转移到丁家坑继续学习。为安全计,8月迁至宁海县北乡里岙村,借用双枝庙和张氏宗祠为校舍,薪火相传,经学校一年多的争取,省教育厅颁发了一枚“奉化县立中学”的校钤,奉化中学遂正式改为完全中学。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的奉化中学自宁海迁回奉化县城原址,各分部相继结束,并入校本部。 八年抗战,学校举步维艰,历经三次大迁,小迁无数,学习环境险象环生,日军来了上山躲避,日军去了下山上课,餐风露宿。在困厄的学境中,师生们共同努力,弦歌不辍。 如今那些散落在奉化各地的学校旧址像一位位满脸褶皱的长辈,默默见证了这一路穿行而过的岁月,还有随着时光远去的人和事。这所浙东百年名校,在河晏海清的今天,始终初心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