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涵 拼租的一个室友将家教兼职辞了。她见那男孩有道应用题解错了,随口逗了他一句:“哎呀,好笨的小家伙呀,这个都不会吗?再好好想想……”后果非常严重!男孩的眼睛瞬息布满了血丝,将铅笔当飞镖投了过来,室友差点中镖,惊魂未定,就听见男孩歇斯底里地哭嚎:“谁说我不会?谁说我不会!” 据室友描述,他是个很聪明的男孩,会唱歌,会跆拳道,也十分活跃。她以为外向的孩子不会小心眼,能禁得住小玩笑。他父亲的脸色也相当难看:“不是跟你强调过了吗,要鼓励他,鼓励他!” 我也有过几份家教经历。试教通过后,一般家长都会叮嘱:“请你多鼓励孩子,别说他缺点,他很脆弱的。”任何人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鼓励都是非常必须的。但是,我后来发现,鼓励过多,有可能使孩子变得更脆弱。比如我教过的一个女孩,家里一有客人来访,她父母就介绍她会书法、写作,得过不少奖,媒体上有过报导,还拿出备在客厅的一沓奖状。然后来客也会表扬一番主人的孩子。但是我发现,客人自己的女儿噘起了小嘴。另外我还注意到:客人其实不是在表扬孩子,而是在间接奉承大人。 在这种展览式的鼓励下,女孩的理科成绩一塌糊涂,对于批评总透着几分不屑和孤傲。她也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却是因为受表扬太多,遭了其他孩子的嫉妒和疏远。这些正是过分鼓励种下的祸根。 我常常给学生看一些在家乡拍来的照片,他们对青山、溪流、田园,还有石磨、农居都充满了好奇。有一次,有个孩子指着其中一张问我:“他们怎么要干这么重这么累的活?” 照片上是一个同龄男孩,挑着一担蔬菜,落在大人后边。而我眼前的小孩恐怕连个碗都洗不干净呢,哪里会晓得农村孩子的生活?小孩子吃点苦真的没什么不好。可惜,“再苦不能苦孩子”,“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就是话也要挑最好听的说。 也许是因为之前受了棍棒式教育的影响,所以现在的父母一窝蜂地转向了鼓励式教育。但这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跳向了另一个极端。因“症”施教!鼓励是针对缺失信心的孩子而施的。对正常的孩子来说,适当的鼓励和适当的挫折教育,都是必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