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萍 有个笑话,说的是庙里有一个傻和尚。一天,傻和尚出门云游,老和尚不放心,教他念口诀:“包袱、雨伞、我。”天下雨,傻和尚撑着伞,不时摸摸背上的包袱,嘴里念念有词。走着、走着,突然摔了一跤,爬起来,雨伞,仍在手中;摸摸包袱,也在。就是不见了“我”。于是,他放声大哭。这时,一位长者来了,摸摸他的光头,说:“你不是在这里吗?”顿时,傻和尚破涕为笑。 宁波话“包袱雨伞我”,是不是从这故事来的呢?或者,是不是因为这句话,萌生了那个故事? 这里的“包袱”,指的是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当然“包袱”还有其他解释,如指精神或物质上的某种负担。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说过“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吗?在相声、评书和文学作品中,“包袱”指的是一种技巧,即经过细密组织、铺垫,达到喜剧效果,俗话说“抖包袱”。 旧时,出远门,包袱雨伞必备。传统戏曲里,一个包袱、一把雨伞就是赶远路的人特定的标志。戏曲《珍珠塔》中,小方卿千里投亲,就是背一旧包袱,夹一把破雨伞,穷途落魄,风尘仆仆。这副样子,自然令虚荣势利的“方卿姑娘”觉得失了面子。宁波话里,“天晴带伞,肚饱带饭”“五十里外要带伞,五十以上要带板”,是告诫长途防雨,未雨绸缪的。“包袱当床头,雨伞门后戤”,是形容行脚生活的。试想,包袱当枕头,日日不离身,雨伞靠门后,时时要用到。这样的生活,真是辗转奔波,辛苦无定。至于“包袱雨伞我”,指的是出门三要素,样样要安全。伞不可忘,包袱要看得紧,人呢,千万不能走丢或发生什么别的事故。 还有两句富有哲理性的话,跟“包袱”有关。一句是“落水要性命,上岸要包袱雨伞(也写作“落水喊救命,上岸讨包袱雨伞”)。”意思是落水时,只要保全性命就好,上岸,性命无虞了,又讨要包袱雨伞,以此来讽喻人心节节高。但是,这话要从两方面分析。如果“包袱、雨伞、我”中的“我”没了,那包袱雨伞又有什么意义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落水,当然无暇顾及身外之物。上岸后,性命保全了,总要想想今后的生计。如若包袱雨伞还能找到,讨要也是情理中的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也说明: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但是,如果包袱雨伞已经沉下水或者不见,还死皮赖脸地向搭救的人讨要,那就是得寸进尺、忘恩负义了。 另一句是“宁可给乖人背包袱,不给笨人出主意”。通常解释是:宁可给聪明人背行李,做随从杂役,也不为笨人师。给聪明人当下手,能学到聪明。给笨人出主意呢?那可是扶不起的阿斗,弄不好会搬起石头压了自己的脚。 可是,有一次,碰到一位老宁波。他告诉我,这话有另一种解释。意思是聪明人落难时,可以替他担当些。聪明人落魄,那是龙困浅滩,一时的事,他日东山再起,定会记着你的恩情。而笨人,则一辈子出不了头,帮他图谋指点,尽是枉然。 如今,各式各样的旅行包、行李箱应有尽有,布包袱几乎匿迹。而这些话,也成了老话。话老,理却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