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涵 排行榜、选秀节目层出不迭,看得惊心动魄,也看得心气烦躁。人争一口气!说的就是个“比”字。我要比你好,比他好,比所有人好,样样都好,至少要在某个范围之内称王。这种比法,怕到尽头也是一场空。然而比一比是我辈的正常心态,也无妨,却不能因为妒忌而用下五门的手段,那就不是公平较量,而是另类作弊。 我对各种比法做了一些总结,认为有四种值得一谈。在此且叙且议,请君评一评。 一、移比 有次在酒桌上听来一个关于香港女作家亦舒的故事。她妈妈读了关于琼瑶的报道,就说:“人家也写言情小说,怎么版税收入就比你高呢?”亦舒说:“她钱赚得是比我多,可我比她漂亮,我穿牛仔裤也比她好看。” 亦舒可比她妈妈有觉悟。然而她也是迂回着在拿自身的长处和人比,而且她嘴上虽说不比,心里怎么想的,谁又知道呢? 二、自比 《世说新语》中有个叫殷侯的人,权臣桓温问他:“我和你相比,你觉得怎么样啊?”殷侯不想说违心话,也不想开罪桓温,便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很久了,我宁愿做我自己。” 这一回答很显然,不拿别人当对手了,真正的对手是自己,我就和前一刻的自己比。对手虽只一个,却是要一生较量的。 三、化比 读到一篇短文,说国学大师钱穆喜欢下围棋,可仅仅就是摆个棋谱,而不是和人对弈,也不玩左手对右手,他觉得那样太伤脑筋了,图个摆棋子的乐趣就足够了。 不与人比,也不与自己比,竟是将“比”化解了。但还不算最高明的。 四、融比 作家陈建功写过一段回忆。他幼时家境贫寒,很羡慕条件好的同学。他妈妈说:“咱家不如人家,就不要跟人家比吃穿。”他说:“那我就比学习成绩。”他妈妈又说:“读书、学习都不是怄气的事,干吗老想着比呢?你要学会把读书、学习、思考、创造,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抚掌。陈老太太是真的不比了,可她把已化解的“比”又融进了日常生活中,之后的拼搏已无“比”的色彩。不管外界什么状况,就做好自己想做的该做的。这样,不仅看得见进步,而且不会那么累。 再引述一段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中的话,可以和陈老太太的比观互为印证:“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愁也一天,喜也一天。我想活得充实,活得长命百岁,还是向陈老太太看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