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 不去招宝斋,已三年了。 记得初到镇海时,常去邵老师的招宝斋买笔墨纸砚,还有石头,也常让他代我去刻章。邵老师很热情,人高而清瘦,头微微有些秃,说话中气十足。他常常给我介绍镇海篆刻的名家,坦诚地指出哪家好,哪家弱,哪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哪家名不响而技艺精。当然他也会送我印谱、旧毛笔,给我讲关于金石收藏的故事。 几年前,他手上有一块上好的鸡血石,一位老板三番四次到他那里买,始终未能如愿。情急之下,老板以借石观看为名,拿走石头,扔下一叠钞票,逃走了!邵老师对我叙述时还是三分无奈七分愤慨,继而释然大笑。 记忆中在邵老师处刻过一方白文名章,一方朱文“上善若水”闲章,还有一方朱文姓氏章。自从三年前换了工作单位,便不常去招宝斋了。甚至已不常动笔墨,对于金石、书法也没有那几年痴迷,只在百无聊赖之际,拿出笔墨,涂鸦几笔,白纸黑字常常连自己也难以认同。 这几日反复筹划着去买块好点的石头,想在而立之年刻一方章。未料来到招宝斋,看到“店面转让”的牌子,邵老师不在,他的妻子管着店面,我问道:“怎么好好的要转让了?” “怎么好啊!没生意。” “邵老师呢?” “上班去了。” 悻悻出门。想来如今网络发达,购物之事,自然多可以在网上解决,既便宜又实惠,想起之前在网上刻的章也确实如此,加上眼下大家对书法热情的淡化,这样一来店自然是不好经营的。一路闷走到白龙,见一家店面门口写着“厂房直销龙泉青瓷”,便过去凑个热闹,见到一个笔洗,素净雅致,于是问老板价格,他出价八十元,我还价四十,几番回合后,五十元成交。旁边一位大叔见了说道:“这个烟灰缸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