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妍捷 这是影片中的场景:2025年,沈涛依旧一个人住在大房子里,山西汾阳的冬天依旧是灰蒙蒙的,偶尔会下雪。2025年,张到乐跟父亲定居澳洲第十一个年头,不会说中文,却爱上了他的中文老师。始终没有鼓起勇气回国看看他的生母,但在面朝大海时,想起了自己母亲的名字叫做“涛”。 于是我想:2025年,我将身在何处?又有多少现在陪着我的人在那时已离我远去?而我,在面对一景一物时,又会想起谁的名字? 山河依旧,故人不在。山河故人,咫尺天涯,再见却很难。 看到《山河故人》的海报时,我总觉得这是一部有故事的电影,想也没想,便买了点映场的票。 贾樟柯用三个看似独立,但又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珍惜”这个母题———从1999年一直讲到了2025年。 贾樟柯应该很喜欢上世纪九十年代吧?影片第一段故事就是发生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那时候,澳门还没有回归,叶倩文的粤语歌还有卡带版,手机没有普及,传呼机还存在,开得起红色桑塔纳是富人的象征。那时候,大家的口袋里还没有那么多钱,思想也没有那么复杂。沈涛还会在春节的文艺汇演上表演伞头秧歌,跟梁建军和张晋生也还是很好的朋友,而梁子和晋生都爱着这个美丽又清纯的女子。那时候,狗狗没长大,朋友还没走,亲人也都在,纯洁的感情不参杂任何功利的色彩。那段那时候的故事,导演用了近一小时来细细讲述,直到挚友离去,孩子降生,电影的片名才出现。“山河故人”四个字是颜真卿的真迹,用笔肥厚,劲健洒脱,似年轻人随性的生活。如此长的开场,在电影里不是常用的手法,但我看来,像是导演对过去纯真年代的告别,对主人公美好生活的终结,对现在社会的揭示。 2014年,沈涛从沈老师变成了沈总,手机从翻盖键盘机变成了触屏的苹果6plus,奥迪早就取代了桑塔纳,电脑也有了平板。物质生活变得更加殷实,狗跟人却老了———昔日的老友身患重病,再见只是为了借钱。父亲去给战友祝寿,却在候车室孤独地驾鹤西去。曾经的爱人变成了前夫,在上海组成了新的家庭。借着葬礼想多陪陪亲生儿子,却收到儿子将要随前夫一家定居澳大利亚的消息。感情就是那么脆弱,在岁月的洗涤中变得支离破碎,不堪一击。唯一不变的是山西汾阳灰蒙蒙的天空和那座无人问津的文峰塔,它们悄悄注视着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每一段旅程都有一些人陪我们走过,但是他们只是陪了我们一程,终究漫漫人生路,我们注定要一个人走下去。单独念到这样的“心灵鸡汤”,我总不免有些伤感,感慨时光易逝,岁月无情,却忽略了自己在对待感情这个东西时应葆有的认真和珍惜的态度。 如果沈涛能够像年轻的时候那样陪着父亲一起去沙河见老战友,也许老人家就不会走得那么孤独;如果张晋生能够多陪陪儿子张到乐,也许长大后的张到乐就能跟父亲用流利的中文沟通,而不用靠谷歌的翻译软件来完成父子间的对话;如果张到乐能抽时间回去看看沈涛,也许他会记得跟妈妈一起听过叶倩文的歌,记得坐过妈妈车子的副驾驶位置,而不是对着大海黯然神伤。如果张晋生跟沈涛能够一直相爱下去,如果梁建军没有走,如果沈涛的父亲还在,如果时间回到1999年,他们都懂得珍惜身边的人,用心对待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许2025年又是不一样的一番场景。感情这种东西,不联系会淡,会遗忘,即使心里有彼此,即使是血浓于水的关系,那种感觉还是会被岁月冲刷。 时间催着容颜老去,下次相见时,不知那些长久没有联系的故人是否还在?或者现在就打个电话吧,聊一聊现在的近况。山河故人,唯有好好珍惜,才不会失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