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影视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为山在那里
所以奋勇攀登

———《绝命海拔》观后有感

  □无 端

  

  令人记忆犹新的“96珠峰山难”至今还顶着“珠峰史上最大事故”的头衔。在那场灾难中,四支登山团队于同一天攻顶,结果5人死于南坡,3人死于北坡。之后,绝地逢生归来的记者乔恩·克拉考尔根据亲身经历写了《Into thin air(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这一本有着纪实性质的书。电影《绝命海拔》就是根据此书,根据那场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发生的真实山难改编而来。影片真实表现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中,面对迫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时所呈现出的多面性和深刻性。

  电影没有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地给出登山场景,而是花了不少篇幅来“描述”登山的各种前期准备。这其实是为了让那些对登山运动不熟悉的观众能了解“商业登山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那些登山队员肩上背负着怎样的义务和责任,这种义务和责任又将在具体的登山过程中对这些人产生怎样的影响。《绝命海拔》称得上是最大程度地还原了那场山难,但鉴于它毕竟是一部具有戏剧冲突的电影作品,所以里面的人物还是根据需要进行了一些改编。比如,片中登山队领队罗布·霍尔明显属于被美化了的人物。之所以选他作主角,原因不外乎他的队中死亡的人数最多。妻子待产的他殒命山难也最能引起观众的哀怜之心。但限于影片篇幅,《绝命海拔》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去解释人物关系和山难全景,只能删繁就简,进行一番取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绝命海拔》的拍摄目的是为了以后再也不要发生“96山难”那样的事。影片分析了灾难发生的原因,并发现,所谓的“主要原因”是由无数个细小的辅助原因共同构成的。如天气状况,装备缺陷,心理挣扎,人际沟通……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因素,最后却成为了罹难人员身赴死地的一记助推力。片中还讨论了“为什么而登山”这个问题。有的说,既然你爬了六座山,就该尝试去爬第七座;有的说,就当是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也有的说,爬山让他从抑郁中解脱出来,获得新生……人们虽带着不同的目的前来攀登,但殊途同归的是:他们都想成为一个更加完善、更加强大的自我。当你选择了攀登,你就得为自己的勇敢负责。当然,也有登山队员将自己和登山运动之间的关系给扭曲掉了。在片中,有些人觉得自己花了钱参加登山队,便有权利要求收费方对自己负全责。现实当中也有不少人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攀登绝顶”的那份虚荣心而来。这些自以为花了几万美元就有资格站在珠峰上的人从来都不是攀登者,因为真正的攀登者不是征服者,也绝不会将登上珠峰作为炫耀于世的资本。真正的攀登者,既了解自然特征,也了解自身局限,他们是懂得在大自然网开一面的时候,去努力一凌绝顶的幸运儿。

  《绝命海拔》中的很多珠峰场景都相当赏心悦目,皑皑白雪之中,有孤峭的山峰、凌人的冰川。航拍镜头下,令人目眩神迷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险峻无比之处,自然会生成一种强烈的气势。然而,漫天大雪带来风光无限,也带来生存危机:有人在攀登过程中,渐渐体力不支,渐渐走慢,走不动,然后便永远和风雪融在了一起,变得无声无息。同行的伙伴会走过去,探探他的呼吸,然后默默拉过他的登山包,盖住其脸……这些动作,看似平淡,却凝聚了最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情感。直面死亡的悲痛在此时此刻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呈现出来了。高山暴风雪来临时,人类无比无助和绝望,但影片也没有忘记传递正能量:不管人性有时有多么丑恶,但亲情、友情、爱情在灾难面前,依然会彰显强大的力量,即便是肆虐的风暴也不能隔断这份人与人之间最为深厚的情感联系。

  都市里的宅男宅女们也许无法理解登山这一运动对那些运动爱好者的意义。其实,登山绝对不是有些人眼中“吃饱了撑着”的运动,它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是触及梦想的伟大尝试。只有登过高山的人才能领略这项运动的艰险以及魅力,它让你有机会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风景,领略到一般人感受不到感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