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农 我的外孙刚背上书包,读一年级。女儿的闺蜜送了一本《儿童百科全书》给小家伙作为礼物,厚厚的一册,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外孙非常喜欢。节假日时,他经常捧着这本书,乐颠颠地跑到我身边,让我为他讲解。我非常乐意做这件事,对我来说,再没有比我坐在沙发上,外孙依偎在我身边,翻着一页一页书本,欣赏着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讲着各种启蒙知识更幸福更温馨的事了。 现在的小孩子开智都早,思维与见识非过去的同龄人可比,对知识的接受与领会很快。讲完“生物界”一章后,我合上书,问道:笑笑,哪些动物是脊椎动物?他想一下,马上叫道:人!马!牛!羊!我又问:什么叫脊椎?他转身,小手指指着自己的背上,说这就是人的脊椎。我又问,那你能说出无脊椎动物的名称吗?他想了想,回答说:蜗牛!螃蟹!还有海参,还有蚕宝宝。我点点头,外孙读书有了收获,我的积极性也倍增。 童心可爱,读书时,外孙爱问许多个为什么,从太空、地球到生态环境,从植物、动物到微生物,见什么问什么。为什么鸟儿有翅膀,人没有翅膀?为什么鱼在水里生活,人不能在水里生活?妈妈的钻戒是不是也是石头?我长大了是不是也像爸爸那样会长胡子?既要让孩子能听得懂,又要让孩子充分发挥他自己的想象、加深理解,我每每都要绞尽脑汁,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在与外孙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我也会被他稚气可爱的提问萌翻,弄得张口结舌、抓耳挠腮,甚至发窘到“黔驴技穷”的地步,有一次,竟尴尬得让我额头沁出了汗珠。 那是读到“人体”这一章,分别有“你的身体、骨骼、强大的肌肉、血流”等章节,按顺序一页页读下去,读到了“生命的起源”,书页上有彩色的图片,有文字说明,讲了小蝌蚪般游动的精子细胞、受精卵的形成,还有胎儿生长各阶段的形状及图片。外孙突然问我,外公,我是怎么钻进妈妈肚子里的? 我一下子有点发蒙,想不出合适的解释。孩子还那么小,刚开始有性别意识,说得太透,怕对孩子不好,说得模糊,孩子也听不懂,于是,我避实就虚地说:这个这个,你爸爸和妈妈结婚了,一起生活了,后来就有了你…… 这孩子却又刨根问底,偏要紧追着问我:外公,是不是爸爸妈妈拉着手,就有了我? 这下我陷入窘境了,支支吾吾:嗯,这个这个…… 外公,你说呀!小家伙偏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嗯嗯,这个这个,反正……我大窘,怕外孙接下去会问“小蝌蚪”从哪儿来的之类问题,额头上顿时沁出了汗珠。 外孙见我回答不出,嘟嘴不高兴了,说了句:算了,我去问妈妈!就从我手中抽走那本书,捧着去找他的妈妈。我松了口气,如释重负,抽了几条纸巾,擦了擦额头。 我不知道女儿是如何向他解释的,我也没问,但童心的天真与直率,让我感觉到,对孩子的教育,真的还是一门大学问,我得抽时间好好地补上幼儿启蒙教育这一课。 童年时代的兴趣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课外阅读把握得当,会使孩子学习如虎添翼。我们这些平时有比较多的机会与幼年孙辈相处的老人,对孩子不光在生活上要照顾,在学习上,尤其是在人生观和伦理道德等知识的启蒙教育上,也负有教导与启迪的责任。在家里,与孩子一起读课外书,增加孩子的知识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充实我们的退休生活。让我们这些做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以快乐的心情,与孩子一起读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