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膏卤昌蟹正当时

  ◎柴隆

  

  西北风一刮,东海梭子蟹开始起红膏了,生于东海之滨的宁波人,将其称作“白蟹”,偏爱腌透后生吃,一只蟹脚钳,能过(下)三碗泡饭。桌上一盆红膏蟹往往会调和出“透骨鲜”的滋味,传神地折射出宁波人精湛的“吃门槛”,这是宁波人对红膏卤昌蟹最直观的热爱与推崇,可伴随宁波人一生,是一道交关“上台面”、“撑门面”的“下饭”。

  生吃螃蟹,在北方人眼里,会觉得不可理解。不过,宁波人生来一副好脾胃,泥螺、海蜇、蟹糊、醉虾……哪一样不是生吃的?但在宁波人的食单中,红膏蟹永远是冷菜中的花魁,它号称“宁波第一冷盘”,那咸鲜的本味,不管走多远,天南地北间闯荡的宁波人都会深深怀念。

  在浙东宁波,白蟹似乎渗透了日常生活,什么“讲讲神仙阿伯,做做死蟹一只”的宁波老话不绝于耳,立秋后,豆蔻年华的“小娘蟹”,蟹盖头里没长膏,也生得肥壮饱满,挑几只脱壳蟹,葱油、清蒸最好吃。“秋风起,蟹儿肥”讲的是大闸蟹,跟白蟹不搭界。白蟹最肥的季节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时至霜冻,雌蟹开始凝膏,农历十二月前后,将红膏饱满的雌蟹腌成咸蟹,红白相间、肥嫩诱人、咸中带鲜,蘸醋食之,令人难以停箸,而如今价钿是水涨船高,已非早些年的白菜价。

  红膏卤昌蟹,顾名思义,红膏是亮点。若蟹盖头里没有满满的红膏,即大打折扣。究其正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蟹的鲜度和壮实,若贪便宜选了死蟹,蟹肉就会松散,口感较差,得不偿失了。很多老宁波都擅长挑白蟹,往往无师自通,讲起来是一套又一套的。摊位前,常看到有买主,拿起活蟹对光一照,不消说,必是“老饕”无疑。 

  宁波人腌制红膏卤昌蟹的方法,家家不尽相同,有人直接用自来水腌,有人偏爱用凉开水,还有人喜欢冷水中加白酒,各家有各家的套路与门道。把握盐和蟹的比例与控制腌制时间,是一条至关重要的准则,如此方能腌出鲜美可口的正宗红膏卤昌蟹。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饱和盐水来腌制,而且盐水一定要没过蟹身。将梭子蟹的盖子朝下、肚脐朝上放置,拿块大石头压着,防止浮上来。按照个人的咸淡口味,腌制一天一夜后就可以吃了。蟹壳一打开,血红的蟹膏充满了整个蟹壳,令人垂涎欲滴。红黄相间的蟹黄,晶莹剔透的蟹肉,透着玉石般的光泽,未举箸已满口生津。蟹膏入口即化,蟹肉细腻柔顺,那种透骨鲜的味道绝对让人回味无穷。

  红膏的口感多带甜味,与蟹肉相比,极具层次,多了些硬实感,稍加咀嚼,一丝咸鲜的口感便能刺激每一颗味蕾。而蟹肉鲜甜,与煮熟后的截然不同。这种入口即化的鲜甜,没吃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北方人难以想象只用盐和水,不需开火,就能转化为如此的美味!

  寻常人家待客或小酌时,会把腌好的卤昌蟹捞出来,沥干水置案板上,用菜刀仔细切开。经验丰富的人,会学饭店的做法,先把卤昌蟹放进冰箱里冷冻个把钟头,再拿出来。冷冻后蟹肉和红膏会变得硬朗,如此切拆,卖相也整齐美观,佐以白糖、米醋等调料。 

  恰逢三五知己,喝一口滚烫的热老酒,蟹膏挖挖,蟹钳啜啜,又是何等的潇洒!夹起一块红膏卤昌蟹,往醋里一蘸,送进嘴巴一吸,早已涌动在舌尖底下的唾液与冷悠悠的卤昌蟹、浓郁郁的酒香,瞬间搅和成一股无与伦比的鲜美,细酌慢品、一饮一啄之微,老宁波们脸泛酡红,往往会发出感叹:喏,做人也不过如此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