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1月04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浪·沙滩

  陈鸣达

  

  每次去海边,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滩上,面对蔚蓝无际的大海,耳听哗哗的海浪声,眼看海浪一次次地拍打在沙滩上。在我看来,那是一道美妙无比的风景,一首其乐无穷的乐章。在观海听涛中,身心得到放松,心灵得到安静。

  坐久了,我会脱去鞋袜,赤脚漫步在沙滩上。走在沙滩不同的部位,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开始时沙滩柔软,双脚往往陷入沙中,行走略为费力。待行至曾被海浪冲刷过的沙滩,结实而光滑,走在上面轻松自如胜于平地,唯身后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倘若将脚伸入海中,沙则会随着海浪的流动而流动,每当海浪退去时,沙子摩挲着脚底,流向海的深处。 

  走累了,我又会回到原地坐下,痴痴地看着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海浪冲上沙滩又退回海中的情景。眼看着沙滩、海浪,心想着海浪、沙滩。时间久了,心灵突然有了某种感悟,似乎窥见到了海浪与沙滩间的秘密。 

  沙滩是由一粒粒细小的沙子组成的。渺小软弱、微不足道,常常任人践踏、蹂躏。淘气的孩童不时在沙滩上“开胸剖肚”,打洞、筑城、垒堡。沙滩从不吭声、默默忍受。然而,海浪对软弱无力的沙滩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尊重。看那海浪从远处滚滚而来,哗哗之声不绝于耳,荡荡之势不可阻挡。但一旦接近沙滩时,海浪突然低下了高傲的头,没有了咆哮的脾气和威猛的气势,退回时更是变得无声无息。这哪里是海浪在拍打沙滩,仿佛是海浪对沙滩的抚摸与亲吻。海浪不仅对沙滩表现出尊重,更有对沙滩的呵护。海浪从不向沙滩索取一粒沙子,海浪退回时带走多少沙子,返回时又会送回多少沙子。白天的沙滩,人来人往,留下了人活动的痕迹,不可避免造成沙滩肌肤的伤害。然而,在海浪无私的抚慰下,第二天沙滩又恢复了原先的模样。 

  在人们的心中,大海威力无穷,海浪势不可挡。且不说令人生畏的海啸,能把数吨的汽车卷入海中,能将一个城镇毁于一旦,仅看那竖立在海岸原本巨大、坚硬的岩石,在海浪无数次的冲击下,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数年前,我曾在舟山海岛游览号称“东海明珠”的一个景点。所谓的东海明珠并非天成,而是海浪的杰作。原本嵌入两块巨岩间的一块石头,在海浪千万年的不懈雕琢下,成了可以滚动但含而不出的圆形球体。海浪面对坚硬、巨大的岩石,发出的是高昂、激越的叫喊声,犹如冲锋陷阵的战士,勇往直前、坚忍不拔,从不低头妥协;而对于软弱渺小的沙滩则显出宽容的胸怀,温和亲切,呵护有加,不损丝毫。这或许就是海浪的品格吧! 

  那么,沙滩是否仅靠海浪的宽容、同情得以生存呢?非也。海浪拜倒并臣服于沙滩,乃源于沙滩自身的特质。沙的祖先很可能也是刚强、坚硬的岩石家族,由于不敌风雨与海浪的侵袭,逐渐演化为沙子。在历史的沉淀中,沙子吸取了教训,收敛了刚的一面,不再以刚示人,而是显出柔软、弱小的一面,最终以柔克刚,战而胜之。海浪可以搏击巨岩,威力无穷,而对柔软的沙滩却是有力使不出,不战而自败。 

  我赞美海浪的品格,在强者面前,绝不低头,敢于扬起高昂的头,滴水穿石,百折不挠,直至胜利;在弱者面前,宽容仁慈、同情扶持,绝不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同时,我也欣赏沙滩的处世哲学,懂得“交易之道,刚者易折,唯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的道理。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啊,应该向自然学习,从而丰富完善自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